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好支书+新生代”直播带货:山西高平乡村振兴新模式探索

时间:2025-11-06 04:48: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梁异

  中新网晋城11月1日电 题:“好支书+新生代”直播带货:山西高平乡村振兴新模式探索

  作者 杨佩佩 冯素军 郭奇

  一场由山西晋城高平市委组织部组织的“高平好支书与新生代”直播活动,在短短三天内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直播间累计吸引3.51万人次观看,达成543单交易,成交金额突破1.18万元,账号粉丝同步增长573名。这场活动不仅展现了“组织搭台、村庄出彩、百姓受益”的生动实践,更成为高平探索乡村治理现代化、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村书记与新生代纷纷拿起手机这一“新农具”,干起直播带货“新农活”。 张盛柳 摄

  活动创新采用“新生代讲产品,党支部书记讲故事”的形式,北诗镇北诗午村党支部书记苗素青全程支持,马村镇东周村党总支书记连燕霞、金章背村党支部书记侯苏军轮番登场。他们不仅分享了各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历程,更用朴实的话语讲述了农产品背后的耕耘故事,让观众感受到乡村的厚重与温度。

  与此同时,马村镇的常子民、李晶晶、李亚丽、李永强、史若楠五位新生代,以及特邀建宁乡新生代靳梦彤,化身“家乡好物推荐官”。他们从口感、品质、食用场景等维度,生动讲解金章背村的花椒、小米、石磨面粉,以及东周村的红薯、红薯粉条等特色产品,让屏幕前的观众仿佛置身于田间地头。

  这场活动是高平探索乡村治理现代化、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从田埂到屏幕,乡土情怀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展现了这片农业厚土在时代浪潮中主动突围、积极求变的决心。正如活动所呈现的,高平的乡村正在通过直播带货这一新形式,找到了一条连接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的新路径。

村书记与新生代开启“触网”,引领助农增收新风尚。 张盛柳 摄

  作为高平第一个“吃螃蟹”的村书记,苗素青已成为小有名气的“网红书记”。自2024年“双11”开启直播以来,北诗镇北诗午村的“四明山臻”核桃油线上销售突破30余万元,成功打通了电商销售渠道。她的成功,不仅为村庄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更激发了其他村书记和新生代的热情。

  在苗素青的示范带动下,一大批村书记与新生代从“零基础”的直播小白,成长为乡村带货的网络达人。他们中涌现出“黄梨书记”“核桃油书记”“辣椒书记”等鲜活的乡村头雁形象,成为高平乡村振兴的新力量。这些村书记和新生代通过直播带货,不仅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题,更让乡村的特色产品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然而,直播带货并非一帆风顺。当风口吹来时,神农镇口则村党支部书记赵永文的第一反应是:“村干部做直播是不是不务正业?很担心看到大家的负面评价。”初次面对镜头时,他忐忑不安、话语磕绊,充满了对未知领域的陌生感。这,也是大多数村干部的心理藩篱。

  为了打破这一壁垒,高平市委组织部先后举办了乡村振兴新生代电商技能培训班,并组织60余人赴电商之都浙江杭州,举办乡村直播实用性人才孵化营。通过系统培训和实践锻炼,村书记与新生代逐渐掌握了直播带货的技巧,开启了“触网”求知、“取经”助农的探索之旅。

  如今,赵永文再次面对镜头时,已经能够表达清晰、游刃有余。不带货的时候,他也爱开播和粉丝聊一聊村里的新变化,甚至主动组织多次“乡村大舞台”,让乡村不再静悄悄。他的转变,是高平村书记和新生代成长的一个缩影。

高平市已有20余名村书记和新生代常态化参与直播带货。 张盛柳 摄

  “市委组织部出台‘村10条’,给农村干部搭平台、强保障、降风险、激活力,让年轻村书记在直播带货、乡村运营中参与‘导师帮带’,让我们收获很大、成长很快。”由招聘到村工作大学生成长为米山镇上冯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杨一磊如是说。他的成长经历,正是高平村书记和新生代在政策支持下快速成长的生动写照。

  2025年,高平市委组织部出台《关于激励基层干部担当创业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十条措施(试行)》(简称“村10条”),注册“高平好支书与新生代”抖音号,将有志投身直播助农的村书记与新生代组织起来。通过定期直播、分组轮播等方式,实现从单打独斗到组团发展,共同争当互联网“蓝海”的“弄潮儿”。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直播带货的效率和影响力,更为高平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高平市委组织部聘请专业运营团队提供技术保障,招募乡村运营师深入参与包装设计、产品上线、物流降本等环节,打造高平“头雁珍选”品牌。据统计,全市已有20余名村书记和新生代常态化参与直播带货,线上销售额达50余万元。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有效改变了特优农产品“藏在深山人不识”“丰产不丰收”的现状,更为高平的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