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大连守砖人费广业:用收藏守护百年历史记忆

时间:2025-11-07 12:13: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苏亦瑜

中新网大连10月31日电 题:大连守砖人费广业:用二十年积蓄守护百年历史记忆

中新网记者 杨毅

在大连西岗区南斗梧桐巷的二层小楼里,数学教师出身的费广业正俯身擦拭一块刻有维多利亚纹样的老花砖。这位被媒体称为"守砖人"的收藏家,用二十年积蓄守护着近万片承载城市记忆的文化瑰宝,让这些即将消逝的历史符号重焕生机。

费广业展示收藏的老花砖

2003年,在营口熊岳镇明清一条街,一块镶嵌着珐琅彩花砖的老式炕柜彻底改变了费广业的人生轨迹。"砖面上绽放的鸢尾花纹,瞬间让我触摸到了1920年代的生活质感。"这位执教17年的数学教师回忆道,从此他开始利用课余时间走遍东北三省,在拆迁工地、古玩市场搜寻这些被遗忘的文化碎片。

据费广业考证,老花砖技术源于19世纪末的英国工业革命,20世纪初经印度、日本传入中国东北。这种采用釉下彩工艺的建筑装饰材料,在1915-1935年间达到鼎盛,成为奉系军阀、民族资本家宅邸的标配。"每片花砖都是活的历史教科书,记录着大连从沙俄租借地到日据时期的建筑演变。"他指着收藏柜中的青花缠枝莲纹砖说道。

费广业整理老花砖藏品

2022年,费广业发现存世老花砖正以每年15%的速度流失。"90年代开始,日本古董商通过东北中间商大量收购,很多珍稀品种被拆解运往海外。"这种紧迫感促使他辞去教师工作,专职从事花砖抢救性收藏。在吉林辽源的一次收购中,为抢在藏友出国前谈成交易,他驱车800公里连夜谈判,最终以20万元购得500片民国时期花砖。

如今,费广业的私人藏馆已形成完整体系:按产地分为俄式、日式、闽南三大系列,按工艺细分釉上彩、釉下彩、浮雕等八类。其中最珍贵的1920年代奉天军阀府邸用砖,市场估值已超每片5000元。"很多藏友得知我在做文化保护,主动以成本价转让珍品。"他展示着上海藏友半卖半赠的民国时期广告砖,砖面上"双钱牌"轮胎的图案依然清晰。

费广业藏馆中的老花砖家具

在藏馆二层的体验区,费广业复原了1930年代大连中产阶级的起居场景:珐琅彩花砖装饰的壁炉、镶嵌几何纹砖的八仙桌、青花瓷片拼贴的屏风。这种沉浸式展示方式,让参观者能直观感受特定历史时期的审美趣味。"每片花砖都是时空胶囊,封存着城市的集体记忆。"他透露,正在与文旅部门洽谈建立东北首家花砖博物馆,计划通过AR技术还原百年前的生活场景。

对于未来,这位52岁的守砖人充满期待:"希望这些私人收藏能转化为公共文化资源,让年轻人通过花砖读懂大连的工业文明史。"在他看来,保护历史记忆不仅是文化责任,更是为城市文旅注入独特魅力的创新实践。当夕阳透过彩绘玻璃窗洒在百年花砖上,那些凝固的时光正等待着新的讲述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