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浙江义乌“门诊直通住院”模式:高效救治,守护生命健康

时间:2025-11-07 17:13: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付子豪

中新网义乌11月5日电(张煜欢 金南星)“从办住院到躺进病房不到10分钟,隔天就查出心脏藏着‘定时炸弹’,再晚几天后果不敢想。”近日,在浙江义乌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下称“浙大四院”)心胸外科病房,刚闯过“生死关”的郑大伯(化名)感慨道。

原本为腰椎手术而来的他,因浙大四院“门诊直通住院”入院2.0模式的高效率,在48小时内连闯“检查预警、多科会诊、跨科转诊”三关,最终通过高难度冠脉搭桥手术捡回一命。这场与死神赛跑的救治,不仅证明了新模式的便捷性,更成为关键时刻救命的“硬保障”。

从腰椎手术到心脏危机:10分钟住院背后的生死时速

近日,郑大伯捂着腰走进浙大四院脊柱外科刘伟专家门诊,右下肢麻木的痛感已让他无法长时间站立。CT结果显示:L5-S1右侧椎间孔狭窄,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走出诊间,骨科诊区的“导航护士”已快速协助郑大伯完成住院手续。

然而,这份“快”很快成为救命的关键。入院后,管床医生钟卓霖在床边查房时,结合脊柱手术术前评估要求和患者的身体基础疾病,当场开具心超、动态心电图等检查单。根据“检查后移、专人陪检”机制,所有术前检查均在住院后集中完成,家属无需陪同奔波。

心超报告提示:左室收缩功能显著减低,左室前间隔、后间隔运动减弱,多瓣膜轻度反流。钟卓霖医生与白广超医生立即联系心内科、麻醉科、心胸外科进行多学科会诊。在心血管内科医生建议下,郑大伯完善冠脉CTA检查,排查血管堵塞风险。

结果令人揪心:左前降支近中段管腔重度狭窄或闭塞,右冠状动脉中远端重度狭窄,多支血管已堵至“临界值”——这是典型的严重冠心病。若按原计划进行腰椎手术,术中血压波动可能直接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幸好住院快、检查快,为患者争取了最大的术前安全保障。”一位脊柱外科医生坦言。

4条“生命通道”:冠脉搭桥手术成功挽救生命

随后,浙大四院心胸外科团队为郑大伯实施冠脉搭桥手术。历时近3小时,医生从其胸骨后方和腿部分别取出乳内动脉和大隐静脉血管,为堵塞的冠状动脉搭建起4条“生命通道”。

“这次手术对患者来说是救命的关键,让他的心脏不再缺血,缓解胸闷、心绞痛等症状,很大程度避免了急性心梗等意外的发生。”浙大四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周金山表示,心脑血管疾病起病急,一旦院外发生猝死等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全省首创:三大举措破解传统医疗痛点

作为浙江全省首创的医疗服务革新,浙大四院“门诊直通住院”模式以“患者为中心”,通过三大举措破解传统就医难题:

  • 窗口前移“一站式”:彻底取消入院准备中心,将功能延伸至全院门诊诊区。医生开具住院证后,诊区护士10分钟内完成床位预约、缴费、宣教,实现“看完病即入病房”的“零等待”。预计每年为民众节省216万小时院前等待时间、减少9万次往返。
  • 检查后移“零跑腿”:患者所有术前检查统一在住院后完成,专职人员全程陪检,家属无需再“跑科室”。医生可根据患者实时病情精准开检,同步提升医疗安全与诊疗精准性。
  • 多学科会诊“保安全”:针对复杂病例,快速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为危急患者争取黄金救治时间。

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民众“看病跑断腿”的难题,更在危急时刻为生命保驾护航,成为医疗领域“效率与安全”并重的创新典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