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云南省第5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成功:爱心传递生命希望

时间:2025-11-08 00:08: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田博群

中新网昆明11月3日电 题:云南省第5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成功:爱心传递生命希望

作者 陈静

11月3日,一场跨越千里的生命接力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云南省一院”)顺利完成。来自云南的李女士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份承载着生命希望的“种子”将被紧急送往河北,用于救治一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至此,李女士成为云南省第500例、全国第2142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为重症患者点亮了生的曙光。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看望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李女士

图: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看望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李女士。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供图

从无偿献血到生命接力:一份延续三年的承诺

李女士是一名长期投身公益的爱心人士,累计无偿献血40余次,并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22年7月1日,还在上大学的她选择在建党节这个特殊日子登记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同时登记了器官捐献意愿。“当时想着留一份血样在库里,万一能帮到别人呢?”这个朴素的心愿,在三年后迎来了回响。

2025年,当李女士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时,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意味着我可以挽救一条生命!”在家人的支持下,她履行了这份跨越时空的生命约定。在云南省一院血液内科血细胞分离单采室,李女士状态轻松:“全程没有不适,医护人员监护得很细致。”

科学解读:造血干细胞捐献无损健康

云南省一院血液内科主任王娅婕指出,公众对造血干细胞捐献存在误解,常将其与“骨髓穿刺”画等号。实际上,现代医疗技术已实现外周血采集:血液从一侧手臂静脉流出,经机器分离提取造血干细胞后,其余成分(如红细胞、血小板)通过另一侧手臂回输体内,整个过程类似捐献血小板,仅需3至5小时。

“造血干细胞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捐献后体内储备会迅速增殖补充。”王娅婕强调,研究显示,人体造血干细胞总量足以支撑约4个自然生命周期的造血功能,捐献后1-2周即可恢复至正常水平,对健康无任何长期影响。

志愿服务体系升级:从“信息库”到规范化组织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云南省分库工作人员许文强介绍,该库如同生命的“种子银行”,为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重症患者匹配非亲缘捐献者。志愿者登记入库后,若与患者配型成功,即可通过无偿捐献挽救生命。

作为云南省分库指定的采集医院,云南省一院持续推动学科建设与服务优化。2025年,“骨髓库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工作组省一院分组”正式成立,标志着志愿服务迈向规范化、组织化新阶段。目前,医院医护人员已广泛加入分组,通过专业培训提升服务效能,为捐献者提供全程保障。

此次第500例捐献的成功,不仅是云南省医疗公益事业的里程碑,更彰显了社会各界对生命接力的支持。正如李女士所说:“能帮到别人,就是最大的意义。”未来,云南省将继续完善志愿服务体系,为更多重症患者点燃希望之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