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银川11月6日电(记者 于晶) 11月6日,记者从宁夏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以下简称“文明办”)获悉,过去五年间,宁夏针对高额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社会不良风气,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措施,精准发力,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工作,积极倡导文明节俭新风尚,取得了显著成效。
宁夏通过实施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文化浸润行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百乡千村万户”行动等创新举措,有效破除了陈规陋习。各地充分利用“百姓宣讲团”“故事庭院会”“文明实践赶大集”等生动活泼的宣传形式,将“反对高额彩礼”等主题宣传深入到田间地头、村庄院落。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与心贴心的引导,极大地促进了村民观念的转变。同心县“好亲家”杨金福在道德讲堂上的分享,便是对这一变化的生动诠释:“图财嫁女,心里总是不踏实。看着小两口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咱这心里才真正亮堂、踏实。”这反映了众多摒弃旧俗家庭的真实心声。
在宣传引导方面,宁夏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平台,开设“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等专题专栏,集中推出《宁夏乡村移风易俗纪实》《对彩礼说“不”》等一系列新闻报道、短视频和公益广告。据统计,今年以来,“宁夏农村高额彩礼”等相关话题网络声量达1万余条,全网传播量超过1500万人次,营造了抵制高额彩礼、崇尚文明新风的浓厚舆论氛围。
宁夏各地还紧抓“5·20”、七夕等具有象征意义的时间节点,广泛组织公交车婚车创意婚礼、单车婚礼等简约而富有意义的集体婚礼,累计达300余场。同时,积极选树移风易俗示范户、“零彩礼”“低彩礼”家庭、文明家庭共计8000多户。通过邀请全国道德模范王兰花等先进人物为新人证婚,为低彩礼家庭颁发光荣证等方式,有效提升了新风尚的荣誉感和吸引力。
此外,宁夏还注重以文化人、寓教于乐,组织创排了《话说高价彩礼》《婚姻不是买卖》等一批兼具教育意义、地方特色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结合“送戏下乡”“四季村晚”等活动,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巡演超过5000场,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传递新婚俗理念。
宁夏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宁夏将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工作,不断巩固已有成效,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成为文明新风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让文明节俭的新风尚在塞上乡村更加深入人心,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