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2023年10月中国降水量创历史第三高 秋雨连绵影响多地

时间:2025-11-11 15:24: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王祎

中新社北京10月31日电 (记者 陈溯) 2023年10月,中国降水量达到历史同期第三高值,秋雨特征显著,山西、山东、甘肃三省降水日数创下历史同期最多纪录。中国气象局10月3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通报了10月天气气候特征及11月气候趋势预测。

全国气温呈现"北冷南暖"格局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高荣表示,10月全国平均气温呈现"前暖后冷"的显著特征,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北冷南暖"。据统计,10月1日至29日全国平均气温为11.1℃,接近常年同期水平。其中上旬气温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中下旬则转为偏低态势。具体来看,10月上旬南方地区遭遇"秋老虎"高温天气,江西、福建、浙江、湖南等地部分区域日最高气温突破38℃,福建建宁更以39.3℃创下当月最高气温纪录。

截至目前,北方大部地区已进入冬季。与常年同期相比,东北地区南部、华北东部和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华中西北部以及山东中东部、贵州中部、新疆西北部等地入冬时间提前5天以上。这种气温异常变化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部分地区秋收秋种进度出现延迟。

降水量创历史第三高 暴雨洪涝频发

降水方面表现更为突出,10月1日至29日全国平均降水量达51.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51.8%,位列历史同期第三位。全月共发生6次暴雨过程,山东、河北、四川、安徽等地局部地区遭受暴雨洪涝灾害。华西至华北南部、黄淮一带秋雨连绵,降水日数普遍达到12至20天,陕西西南部等地超过20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山西、山东、甘肃三省降水日数均创下历史同期最多纪录。

持续降水导致土壤过湿,对秋收秋种工作产生明显影响。据农业部门监测,多地秋收进度较常年偏慢5-7天,部分冬小麦播种被迫推迟。气象专家提醒,需密切关注土壤墒情变化,及时采取排水降渍措施。

11月气候趋势预测与防范建议

展望11月气候形势,高荣指出,东北地区中北部、内蒙古东部降水偏多且气温偏低,上旬后期存在阶段性低温雨雪灾害风险。建议相关地区提前做好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的防寒保暖准备,交通、能源和电力部门需制定应急预案。西南地区中西部、西藏东部降水偏多,需重点防范低温阴雨和强降水引发的洪涝、地质灾害。

受温高雨少影响,江西中部和东北部、湖南西部等地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持续偏高。气象部门建议上述地区加强森林防火巡查,严格控制野外用火,确保林区安全。同时提醒公众及时关注最新天气预报,合理安排生产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