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广州11月2日电 (记者 蔡敏婕)“这类产品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来自约旦的采购商马哈茂德·穆赫塔塞布(Mahmoud Muhtaseb)在广交会智慧医疗专区驻足良久,他反复体验着一款具身辅助移动机器人后感慨道:“这项技术不仅对残障人士充满人文关怀,更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性。”

10月31日开幕的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首次设立“智慧医疗专区”,成为本届展会最大亮点之一。47家聚焦医疗科技核心技术的企业集中展示医疗机器人、智能诊断设备、三维数字人解剖系统等前沿产品,部分设备已获得泰国、印度等国际医疗认证。现场可见境外采购商排队体验中医“舌诊”智能诊疗系统,争相询问脑机接口与外骨骼融合技术细节,展现对中国智慧医疗解决方案的浓厚兴趣。
在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医药进出口展现出强劲韧性。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医药保健品出口额达825.62亿美元,同比增长5.13%。市场多元化特征显著,对欧盟等高端市场出口保持增长态势,产品结构持续向高技术含量领域升级。
杭州德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医学影像通用大模型引发多国采购商热议。来自墨西哥、秘鲁、印度等国的采购商围着演示屏幕,详细了解该模型在癌症筛查、早产预测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传统AI医疗模型开发需要亿元级投入和数十万例数据,而我们通过计算机视觉与临床医学的深度融合,仅需数百例样本和几十万元成本即可实现。”德适生物董事长宋宁透露,该模型已在国内三甲医院完成临床验证,准确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受益于老龄化社会康复需求激增和手术精准化趋势,中国医疗机器人产业进入爆发期。深圳市德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AI理疗机器人成为现场焦点,其机械臂精准定位穴位的技术令海外采购商惊叹不已。“传统按摩设备无法实现力度、温度的精准控制,而我们通过三年技术攻关,成功将中医理论转化为机器人可执行的算法。”展位负责人郑红霞介绍,该公司的艾灸机器人已实现烟量、温度的智能调节,累计出口近千台,覆盖东南亚和欧洲市场。
北京库尔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体外诊断试剂盒则展现了另一种“中国智造”路径。这些日产量超300万套的产品已进入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服务超1亿人次。“现在客户更关注技术创新能力和质量认证体系。”企业代表表示,公司正在研发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新一代检测设备,计划三年内将产品线扩展至30个检测项目。
在宋宁看来,中国医疗智能化浪潮蕴含三大独特优势:14亿人口产生的海量医疗数据、三甲医院积累的高质量临床案例,以及充满活力的青年科研团队。“我们正在构建覆盖诊疗全流程的智能生态系统,从早筛预警到精准治疗,从基层医疗到远程监护,让优质医疗资源突破地域限制。”这位连续三届参展的企业家透露,德适生物已与多个“一带一路”国家达成技术合作意向。
数据显示,中国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将突破3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5%。随着广交会智慧医疗专区的持续扩容,中国医疗科技企业正以创新为帆,加速驶向全球市场蓝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