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池11月17日电 (陈沿佑)“山歌用旋律将生活情感娓娓道来,这种表达方式太特别了!”缅甸未来新闻社副总编辑梁玉华在体验壮族山歌后发出感慨。11月14日至16日,来自泰国、柬埔寨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21家海外媒体代表深入广西河池市,通过文旅体验、农业考察与文化互动,见证中国山区发展变迁,探寻跨文化合作新机遇。
山歌为媒:跨国文化共鸣的生动实践
在河池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梁玉华向壮族歌手郭桂英学习传统山歌。她发现,这种以歌唱传递生活智慧的艺术形式,既是广西独特的文化符号,也是连接不同民族情感的桥梁。“悠扬的旋律中藏着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这种表达方式值得全球共享。”梁玉华表示。
图为海外媒体代表在拍摄壮族歌手演唱山歌。俞靖 摄
百香果产业:中国经验赋能老挝减贫
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天河镇的千亩百香果基地,老挝国家广播电台主持人马诺利·科昆博里萨克详细了解规模化种植模式后兴奋不已。“老挝百香果多由小农户经营,若能借鉴中国的大型农场经验,将显著提升产量与质量。”他计划将中国技术带回老挝,“帮助亲友优化种植流程,让更多贫困家庭通过特色产业增收。”
沉浸式体验:泰国媒体人解锁文化传播新范式
河池宜州作为刘三姐文化发源地,为海外媒体提供了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泰国媒体人诺帕里·卡蒙苏万换上戏服化身“秀才”,用泰语即兴改编山歌,引发全场欢笑。“泰国也有丰富传统文化,但传统讲述方式缺乏吸引力。”他指出,“中国通过沉浸式场景让文化‘活’起来,这种创新模式值得借鉴。”
三日行程:见证蜕变与共享智慧
从山歌里的情感共鸣到农业基地的产业启示,再到沉浸式体验的文明交融,海外媒体人的河池之旅既是发展成就的见证,更是跨文化对话的深化。当特色文化以鲜活姿态走向世界,当发展经验以开放胸怀共享全球,广西正以独特魅力书写着中外联动、互利共赢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