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莆田11月2日电(郑江洛)11月1日,作为第十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核心活动的第十一届国际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福建莆田隆重开幕。本次研讨会以“数智时代的妈祖文化传承与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15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妈祖故乡,共同探讨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的融合路径。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研讨会共收到海内外投稿论文86篇,议题涵盖三大方向:一是妈祖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发掘与保护研究,二是妈祖祭典文化的新媒体传播策略,三是妈祖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数智协同机制。与会专家通过主旨演讲、分组讨论等形式,深入探讨数字技术如何赋能传统文化传承。
莆田学院党委书记翁若平在开幕式上透露,作为妈祖故乡唯一本科院校,该校已形成“科研+平台+实验室”三位一体的传承体系:依托中国社科院妈祖文化研究基地等平台累计承担165项科研项目,出版60余部学术专著,发表300篇研究论文;今年1月成立的妈祖文化数智实验室更建成80TB容量特色数据库,开发出全球妈祖宫庙动态感知系统等创新应用,为文化数字化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杨艳秋提出,数字时代为妈祖文化全球传播带来新机遇。她建议构建“全球妈祖文化大数据平台”,实现宫庙信息、文献影像等资源的互联共享;同时通过数字化复原技术重现历史场景,开发多语种传播产品,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福建社科院副院长黄茂兴补充强调,妈祖文化“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内核,是凝聚两岸同胞的重要纽带,未来将持续深化与莆田学院的合作,推动妈祖文化参与全球文明对话。
悉尼大学艺术与社会科学院教授赵晓寰从跨文化传播角度提出,妈祖文化需突破华人圈层限制,通过学术研讨、艺术创作、数字交互等多元形式进入主流文化场域。她特别指出,澳大利亚已成立妈祖文化研究会,未来将联合开展海外传播实践,让妈祖精神成为连接东西方文明的桥梁。
据悉,本次研讨会形成的学术成果将汇编成《数智时代妈祖文化传承发展蓝皮书》,为传统文化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参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