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大医院专家号为何总是“秒没”?揭秘背后“黄牛”黑产链

时间:2025-11-19 20:15:11 来源:央视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刘阳禾

在辽宁沈阳,多家大型三甲医院的热门科室专家号常常出现“挂号难”的情况,患者反映网上放号后瞬间被抢空,即便第一时间尝试也难以成功挂号。这一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记者通过调查患者家属的经历,揭开了“黄牛”倒号的黑产链条。

患者挂号难,“黄牛”却囤号满手

孙女士的姑姑患有心脏病,需从鞍山到沈阳的三甲医院就诊,但孙女士和爱人梁先生始终未能挂上号。梁先生表示:“心脏病病情紧急,赶上症状发作时若无法及时检查,外地患者下次检查时间难以确定。”

患者家属 梁先生:心脏病比较着急,正好赶上这时候有症状了,要是检查不上,等下回像咱们外埠的,不一定什么时候能再检查了。

因网上抢不到号,夫妻俩转至医院现场排队,但队伍冗长且患者希望当天返回,担忧无法挂上号。类似情况也发生在涂先生身上,其母亲肺部出现阴影需紧急检查,但网上挂号无果后,他在医院遇到了发放小卡片的“号贩子”。

患者家属 梁先生:从门口一直到里边挂号的地方都有人,发卡片问挂号不。

这些“号贩子”隐蔽于医院人群中,向患者及家属发送小卡片,声称可“代办各科室预约挂号、预约检查”。梁先生联系卡片上的“服务”人员后,对方要求额外支付300元费用。尽管多花了几百元,几位患者均顺利在当天就诊,孙女士的姑姑得以返回鞍山,涂先生的母亲检查后身体无碍。然而,患者家属对“黄牛”现象情绪复杂。

患者一号难求,“黄牛”生意为何“风生水起”?

患者线上线下均难挂号,而“黄牛”却能掌握号源,这一异常情况引起了沈阳警方的关注。今年8月,警方发现某医院挂号系统存在异常访问。

沈阳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案件侦查大队民警 张帆:我们在侦查过程中发现,有的人身份证号码在医院的就诊数据中出现在不同的科室,正常人我们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一点非常可疑。

警方调取挂号访问日志与支付记录数据,通过比对分析锁定可疑人员。2024年10月,公安机关侦办一起“黄牛”倒号案件后,针对反弹现象成立专案组。经过近一个月侦查,一个涉及9个团伙、70余人的“抢号、囤号、盗号”黑色利益链逐渐浮出水面。

“黄牛”如何抢号?技术手段与分工协作成关键

1. 掌握放号规律,组团围抢

据警方侦查,二十余名“黄牛”多为医院患者或陪护人员,通过长期活动掌握放号规律后萌生牟利想法。他们以家族方式召集亲朋好友,依靠人数优势和精准掌握放号时间抢号。

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分局治安大队教导员 胡博:他们以家族方式,召唤自己亲朋好友,主要是靠人多,另外他对放号的时间掌握得非常精准。普通老百姓如果没有经过长时间观察,很难掌握医院的放号规律。

2. 外挂软件入侵,精准操控

部分“黄牛”为获取更多利益,委托软件开发者编写破解挂号系统的外挂软件。此类软件可嵌入医院挂号和付费系统,通过预设患者信息、科室和医生实现自动化抢号,无需人工操作。

沈阳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案件侦查大队民警 张帆:这个软件可以嵌入到医院的挂号系统和付费系统。

软件开发者将外挂软件卖给“黄牛”,后者利用其抢占号源后加价出售。个别软件开价达五六万元,“黄牛”每月可获利一两万元。

沈阳市公安局于洪分局刑事侦查大队大队长 陶洪飞:“黄牛”用金钱去驱使这个软件开发者给他研发软件,有个别软件开价达五六万元,他就用这个软件进行抢票,“黄牛”抢票后卖给患者,每个月能挣到一两万元,利益很大。

此外,部分团伙使用“按键精灵”等模拟器自动点击预约挂号链接,以每分钟200至300次的频率“秒光”热门专家号。

沈阳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案件侦查大队民警 张帆:他们使用专用工具,自动点击预约挂号的界面,平均一分钟可以达到200次到300次,这样计算一下就是平均0.3秒左右就能点击一次。

3. 制造恐慌情绪,倒卖号源

“黄牛”团伙组织架构清晰,分工明确,包括购买软件、抢号和拉客推销等环节。他们穿梭于医院内外,寻找焦虑或未挂上号的患者,利用其急于就医的心理制造恐慌情绪。

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分局治安大队教导员 胡博:作案的方式主要是首先在医院里边,看是不是有表现出焦虑,或者是没挂上号的患者,然后上去搭话,他说这个号平时非常难挂,本地人也很难挂上。有一些外地患者来了之后,特别急于就医,当天就想看上这个病,那么他就会要高价。

谈好价格后,“黄牛”退掉自己手中的号源,再用患者信息迅速抢票,完成流转倒卖。部分“黄牛”甚至利用患者不了解医院情况制造信息差牟利。

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分局治安大队教导员 胡博:有的人甚至不知道这个号是可以抢到的,他刚到这个导诊台周边了解情况之后,就已经遇到这些号贩子了。所以说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就被这些犯罪分子蒙蔽了,很多人他是打的时间差,到医院之后还没有了解实际情况,就被他们“截获”了。

金先生的父亲需住院治疗,在“黄牛”游说下多花2500元安排床位,住进病房后才发现被骗。

患者家属 金先生:号贩子骗人,他告诉你要等15天、20天的,但是实际上可能你真正排的话,三四天也就能住了。

警方收网:9个团伙75人落网,非法获利51万余元

经核查,这些“黄牛”团伙在近6个月内于沈阳4家三甲医院累计抢号7500余次,非法获利51万余元。今年9月,专案组赴广州、烟台、葫芦岛等地展开收网行动,9个涉案团伙、75名涉案人员全部落网。目前,10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批准逮捕,65名违法行为人因扰乱公共秩序被行政处罚。

查堵漏洞:技术升级与联合治理守护公平就医

沈阳警方的行动有力打击了“黄牛”团伙,但守护公平就医需堵住技术漏洞并实现根源性治理。网上挂号本为方便患者,却被“黄牛”钻空子,患者被迫高价买号,增添无奈与愤怒。

患者家属 涂先生:因为本来现在看病,国家这些政策医保各方面挺好的,但是现在让他们弄得看病挺难,不是说我们看不起,是我们现在看不上。我认可去排队还是什么都行,我们遵守一个秩序去做,但是他们现在把这个秩序给打乱了。

警方推动医院升级挂号平台系统,加强技术防护和异常流量监测预警,从技术上增加恶意抢号成本。同时,通过视频巡查及时发现“黄牛”并由医院安保部门处置,拒不离开者由派出所处理。对于医院周边发小广告揽客行为,治安部门也将及时打击。

沈阳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治安工作行动大队大队长 董泽:我们加强了排查整治力度,通过视频巡查及时发现“黄牛”预警,首先由医院安保部门进行限期处置,进行驱离或者是法制宣传,两次以上的拒不离开,属地的派出所予以处理。

此外,网安部门督促互联网企业清理网上揽客信息,实现线上线下共同治理。

沈阳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治安工作行动大队大队长 董泽:我们网安部门还在网上督促互联网企业对这种网上发布的揽客信息予以清理,这样的话从线上到线下,我们达到了共同治理的目的。

公平的就医环境关乎民众切身利益,却被“黄牛”破坏。治理抢号乱象需堵住技术漏洞,升级挂号平台“防火墙”,建立信用惩戒机制,斩断“挂号黑手”,让号源回归“治病救命”的本质。

(总台记者 张李彬 赵旭飞 刘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