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郑州11月17日电(记者 韩章云)11月17日,河南省肿瘤医院见证了温暖人心的时刻——来自郑州的志愿者赵向栋、周建文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分别成为河南省第1599例、1600例非血缘关系捐献者。至此,河南省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总数突破1600例,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第四个达此里程碑的省份。

11月17日,河南郑州,志愿者赵向栋(左)、周建文(右)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黄楠 摄
医务工作者与医生:用专业与爱心传递生命火种
赵向栋是郑州某医院的健康科普工作者,日常工作中常向公众普及医学知识。2023年初,他在献血时被宣传栏上“造血干细胞——血液病患者的生命火种”标语触动,深入了解后立即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入库不到两年,当得知与患者配型成功时,他毫不犹豫地表示:“能用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方式直接挽救生命,是我职业生涯中最特殊也最光荣的‘送健康’行动。”
同日捐献的周建文则是郑州某医院血液肿瘤科医生。2006年,还在医学院求学的他便加入了资料库,为生命救助埋下希望的种子。工作中目睹无数患者与病魔抗争的他,更深刻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意义。今年9月接到配型成功通知时,他当即同意捐献,并鼓励患者:“我们共同努力,你一定可以战胜病魔。”
河南捐献工作:22年发展成果显著,青年成主力军
造血干细胞移植被誉为救治血液病患者的“生命种子”。自2003年1月启动以来,河南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快速发展,目前库内志愿捐献者资料达16.92万人份,1600位爱心志愿者成功捐献,捐献量位居全国第四。近年来,河南捐献效率显著提升,每百例捐献间隔从最初的“6年100例”缩短至如今的“8个月100例”。
据河南省红十字会统计,1600位捐献者中,25岁至35岁的青年占比约70%,“90后”已成为捐献主力军,“00后”也陆续加入爱心接力。这些年轻志愿者用行动诠释了“生命至上”的价值观。
跨越国界的生命接力:惠及国内外患者
20多年来,河南1600位志愿者的造血干细胞不仅挽救了国内31个省(区、市)患者的生命,还远输至韩国、美国、荷兰、阿根廷、阿富汗、新加坡、比利时、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为全球患者传递了生命的希望。这一成就彰显了河南作为爱心大省的责任担当,也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了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