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中国科研突破:双模态激光雷达实现三维感测速度与精度双提升

时间:2025-09-15 23:26: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黄钰涵

双模态激光雷达系统示意图

中新社武汉9月14日电(记者 马芙蓉 高翔 马波)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该校联合清华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发的全球首款“双模态”激光雷达系统近日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光学期刊《光:科学与应用》(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标志着我国在三维感测技术领域迈入国际领先行列。

传统技术瓶颈:速度与精度难以兼得

作为自动驾驶汽车、服务机器人、测绘无人机等智能设备的核心传感器,激光雷达的性能直接决定其三维空间感知能力。目前主流技术分为扫描式与闪光式两种:前者通过逐点扫描实现毫米级精度,但成像速度慢;后者采用全局照明实现快速成像,却存在分辨率不足的问题。如何同时满足高精度与高速度的需求,成为全球科研团队攻坚的焦点。

双模态突破:混合级联超表面技术登场

针对这一难题,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创新提出“双模态”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其核心在于自主研发的“混合级联平动超表面”器件——该器件由两层精密设计的纳米级镜片组成,通过调控入射激光的偏振状态,可在高精度扫描模式与快速闪光模式间智能切换。

“在扫描模式下,系统能清晰捕捉500米外目标的细节特征;切换至闪光模式后,可在0.1秒内完成整个视野的三维重建。”论文第一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助理研究员张凌云介绍,这种动态切换能力使设备既能精准识别远距离障碍物,又能快速感知周边环境变化。

应用前景:重塑智能设备感知范式

目前,研究团队已成功构建基于该技术的激光雷达原型系统。相较于传统设备,新系统体积缩小40%,功耗降低30%,同时将三维成像速度提升至每秒30帧。测试数据显示,其在复杂光照环境下的测距误差小于2厘米,角度分辨率达0.01度。

“这项技术将显著提升自动驾驶汽车在高速场景下的决策能力,也为服务机器人室内外无缝导航提供了可能。”张凌云指出,随着5G通信与边缘计算的发展,双模态激光雷达有望成为下一代智能微光机电系统的核心组件,推动无人机避障、AR/VR空间建模等领域的革新。

据悉,该成果已引起特斯拉、大疆等企业的关注,相关专利技术正在进行产业化转化。业内专家认为,这项中国原创技术或将重新定义全球激光雷达市场的竞争格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