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国家公园法2026年施行: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新篇章

时间:2025-09-15 23:25:3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黄钰涵

国家公园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法律的实施将带来哪些重要改变?又将如何影响我国的生态保护与民生发展?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

国家公园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国家公园的专门立法,它的出台对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一法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在生态保护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明确空间布局,科学管制空间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科学院国家公园研究院副院长徐卫华表示,国家公园法明确要求编制国家公园总体空间布局。这一布局将根据主要保护对象的空间分布,特别是围绕生态系统最重要、生物多样性最富集、自然遗产最精华、自然景观最独特等特征进行明确。

“国家公园设立后,可以作为一个特殊单元来开展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相关管控要求,科学管制空间。”徐卫华介绍道。他进一步解释,根据生物多样性的富集程度和人类活动的干扰等因素,国家公园的边界将被明确划定,包括划在哪个地方、划多大。同时,根据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等,明确管控分区,如核心保护区将严格禁止进入,而一般控制区则允许一定的活动。

系统保护修复生境,遵循自然规律

在保护方面,国家公园法强调根据保护对象的差异化特征,包括生态系统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和遗传资源、自然遗迹、自然景观等,制定相关保护方案。徐卫华举例说:“对于老虎等这样的野生动物,肯定需要严格保护,尽量和人少接触。而一些自然景观漂亮的地区,对人的活动也不敏感,可以让人有更多空间去接触自然、享受自然。”

在修复方面,国家公园法强调以自然恢复为主。专家介绍,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只要消除人类活动干扰,把相关区域封闭起来,自然生态系统就会慢慢演替恢复到较好状态。当然,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区域,如新建人工丛林,可能难以被野生动植物利用,这时就需要人工恢复。

建立机制促进民生改善,实现共赢

国家公园法还明确了国家公园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这一制度旨在保障国家公园内的原有居民能够通过多元化生态补偿获得相关补助和收益。同时,法律还创造了更多机会,让国家公园内的原有居民通过参与国家公园的建设获得收益。

“国家公园法明确,优先让当地居民担任生态管护员。”徐卫华说,“当地老百姓还可以参与生态旅游服务、售卖农特产品等,真正促进民生改善。”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还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双赢。

(总台央视记者 王凯博 刘悦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