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9月15日电(记者 邵萌)近日,一则关于山东聊城冠县某中学食堂未设置座椅、学生只能站着就餐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面对媒体的询问,该校工作人员回应称,食堂长期未设座位属于‘学校传统’,并无其他特殊目的。
网传视频截图
事实上,让学生站着吃饭并非个例。近年来,类似的报道屡见不鲜,每次都会引发公众对学校管理方式的质疑。部分校方解释称,学生长时间坐在教室学习,站着吃饭可以活动身体;也有学校表示,此举是为了提升就餐效率,从而节省时间用于学习。
按照校方的说法,食堂不设座椅似乎是为了学生着想,甚至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然而,这种做法实际上忽视了学生作为个体的意愿和需求,简单粗暴地替所有学生作出了‘站着吃饭’的选择,缺乏对个体差异的尊重。
当然,学校对学习效率的重视可以理解,管理上也确实面临诸多挑战。但无论是基于‘学校传统’还是为了‘节约时间’,都不应牺牲学生的健康作为代价。健康是学习的基石,任何管理方式都应以此为前提。
从网传视频中可以看到,学生们端着餐盘,有的甚至需要俯身弯腰半趴在桌子上吃饭,这种姿势显然不利于消化和身体健康。虽然几分钟的就餐时间被节省了下来,但这种‘效率’是否值得,是否必要,值得深思。
关于学生就餐方式的争论,本质上反映了教育理念的碰撞。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其管理方式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与现代教育理念脱节的‘学校传统’应当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更科学、更有温度的管理模式。
站着还是坐着吃饭,本应是个人选择。学校应尊重学生的合理需求,而不是以‘传统’或‘效率’为名,强制学生接受不合理的就餐方式。让学生坐下来好好吃饭,不仅是对学生健康的尊重,也是教育理念进步的体现。那些只能站着吃饭的所谓‘学校传统’,是时候做出改变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