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千舸水上来”特展开幕:200余件文物展现中国少数民族渔文化

时间:2025-09-29 13:00: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付子豪

  中新网上海9月29日电(记者 李秋莹 娄瀚锟)9月28日,“千舸水上来:中国少数民族渔文化特展”在中国航海博物馆第二临展厅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指导,中国航海博物馆携手广西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共同主办,以“多元一体”为核心主题,通过200余件珍贵文物,全方位呈现中国多民族渔文化的独特魅力。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3月9日,为观众提供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此次展览覆盖了赫哲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京族、傣族、高山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聚焦这些民族在江河湖海间创造的丰富渔文化。展览内容涵盖渔业生产、舟船制造、民俗信仰等多个领域,生动展现了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智慧与创造力。其中,赫哲族鱼皮衣、鄂伦春族桦树皮船、京族迎神车、傣族传统鱼篓、高山族彩绘木雕渔船等精品文物,均为首次集体亮相中国航海博物馆,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展出的鄂伦春族传统手工制桦树皮船

  在展厅设计方面,主办方充分考虑了民族特色与沉浸感。鄂伦春、达斡尔、赫哲族展区以质朴色调还原“白山黑水”的意境,柳编筐等日常用品传递出浓厚的生活气息;京族展区则以群青为底色,复刻了北部湾的海风氛围;云南展区采用红白配色,呼应当地民族的热情性格;高山族展区及尾厅则以中国红象征民族团结,寓意深远。此外,展览还通过实景照片、白桦林与兰屿海滩场景搭建,实现了“移步换景”的效果,更将鄂伦春族传统建筑“斜仁柱”搬进展厅,让观众能够沉浸式体验原生态的民族生活。

  除了丰富的展品和精心的展厅设计,主办方还将在展期内举办一系列学术讲座及社会教育活动,为观众提供深入了解少数民族渔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窗口。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推动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承,还能让观众在参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次“千舸水上来:中国少数民族渔文化特展”不仅是一次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民族团结的见证。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各民族在渔文化方面的独特贡献,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