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晚,承载着厚重历史与英雄气概的“刘老庄连”战旗,跨越时空荣归江苏,来到河海大学。这面由新四军3师7旅授予19团4连的战旗,诞生于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这片英雄的土地。在九三阅兵仪式上,当载着“刘老庄连”战旗的方队庄严驶过天安门,直播镜头特意为这面浸染着岁月与热血的旗帜停留了20秒。这短暂却意义非凡的20秒,不仅是对82年前在刘老庄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先烈的深切缅怀,更是对一代代接过接力棒、传承红色基因的刘老庄连战士的崇高敬意,同时也属于此刻擎着战旗、眼含热泪的王宸一——九三阅兵战旗方队“刘老庄连”战旗擎旗手,也是刘老庄连现任副连长。
面对沉甸甸的旗杆,王宸一深情而坚定地说:“为什么这旗杆这么沉?因为战旗在,军魂就在。”每当握紧旗杆,他总会忍不住对先烈们诉说:“现在您看,山河无恙,国家强盛,再没有人敢欺凌我华夏儿女,再无人敢侵犯我中华大地!”这番话语,既是对先烈的告慰,也是对新时代军人使命的担当。
在刘老庄连的营区里,有一棵特殊的青松,它从烈士陵园移栽而来,如今已成为连队的“精神坐标”。每当战士们训练归来,都会在这棵松树下驻足,凝视着舒展的松枝,仿佛能看到先烈们凝视的目光。王宸一感慨地说:“青松看着我们成长,我们看着青松,就像看到了战旗,看到了你们,看到了希望。”这棵树不仅是对先烈的缅怀,更是对当下的鞭策,提醒着每一位战士:每一次训练、每一次任务,都是在续写战旗的荣光。
当战旗再次展开,王宸一郑重嘱托在场的战士们:“你们要将这战旗攥得更紧,举得更高!战旗所指,就是前进方向。”他对着在场的师生高声发问:“想想民族屈辱,想想抗战先辈,革命先烈的精神,你们忘没忘?”台下齐声回应:“没忘!没忘!永不忘!”这响亮的回答,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也是对未来的承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程晓琳 顾星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