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杭州10月18日电 (王逸飞 曾玥) 10月18日,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及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良渚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正式拉开帷幕。本届论坛以“文明重光:文化遗产与人类文化多样性”为主题,旨在通过国际交流深化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理解。
第三届“良渚论坛”开幕式现场。 吴君毅 摄
今年恰逢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40周年,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通过20周年。在此背景下,本届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负责人、博物馆馆长、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等300余名中外嘉宾参与,共同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经验与未来方向。
论坛设置了1个主论坛和4个分论坛,议题涵盖“文明根脉:远古文明的历史智慧和当代价值”、“实践创新:城址考古、大遗址保护与城乡协同发展”、“薪火相传:博物馆功能拓展与文物活化利用”以及“文明未来:世界文化遗产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会嘉宾围绕这些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分享了各自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实践与思考。
在嘉宾们看来,“良渚论坛”已成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葡萄牙里斯本大学文学院图书馆馆长何塞·佩德罗·塞拉表示:“不同文化和民族之间的对话至关重要。我希望里斯本大学和里斯本图书馆能与浙江的大学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当今世界,通过文化对话实现和平是一个非常高尚的倡议。”
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亚洲合作研究集群负责人、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士蒂姆·温特则对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努力表示赞赏:“中国通过博物馆和遗址公园等形式开发的文化资源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且发展速度非常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兼代表夏泽翰强调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良渚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让我们了解中国5000年的历史。我们需要继续为当下以及后代保护文化遗产,这不仅仅是把文物放进博物馆,而是创造机会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了解我们过去什么做得很好,我们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学到什么。”
论坛期间,还将举办良渚文创市集、“良渚之光”中美交响乐团专场音乐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与会嘉宾和公众提供更多了解与体验良渚文化的机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