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协正式发布中超联赛第24轮专项评议报告,其中最受关注的上海申花对阵山东泰山比赛中,外援马纳法疑似手球事件将通过国际专家协助裁定。此次评议共涉及四起争议判罚,涵盖点球申诉、进球有效性等核心问题。
相关评议内容详解如下:
比赛第42分钟,成都蓉城7号球员在对方罚球区内与长春亚泰2号球员接触后倒地。当值主裁未判罚犯规,VAR系统亦未介入。成都蓉城方面申诉认为对方存在犯规行为,应判罚点球。
经评议组多数成员认定:成都蓉城7号球员带球变向时主动引发双方腿部接触,长春亚泰2号球员并无犯规动作。主裁判罚与VAR处理均符合规则要求。
在申花与泰山的焦点战第7分钟,山东泰山11号球员传中时,皮球疑似接触位于罚球区内的上海申花13号球员(马纳法)手臂。主裁判未判罚手球犯规,VAR未启动审查程序。
山东泰山俱乐部提出强烈申诉,认为该手球阻止了己方有威胁的进攻,要求判罚点球并向马纳法出示黄牌。针对此争议,评议组已启动国际咨询程序,将综合国际足联裁判专家的专业意见作出最终裁决。
同一场比赛第18分钟,上海申花通过角球战术取得进球。主裁判认定进球有效,VAR未介入审查。山东泰山申诉认为申花23号球员在争抢位置时推搡己方守门员,构成犯规在先。
评议组一致判定:山东泰山守门员在争抢过程中主动向后移动,与已占据有利位置的申花23号球员发生正常身体接触,该动作不构成犯规。主裁判罚进球有效完全正确,VAR处理程序得当。
大连英博对阵深圳新鹏城的比赛第46分钟,深圳20号球员在本方罚球区内被球击中手臂。主裁判判罚手球犯规并处以点球极刑,VAR介入后主裁维持原判。深圳新鹏城申诉认为该接触不构成犯规。
评议组多数意见认为:深圳20号球员铲球防守后,大连英博球员的射门意外击中其手臂。此时手臂处于合理防守位置,且为近距离不可预见来球,不应判定为手球犯规。VAR启动审查程序正确,但主裁最终维持点球判罚的决定存在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