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前国安外援奥古斯托:中超踢的只是很像足球的运动,引发深度思考

时间:2025-10-22 09:05:27 来源:零度眼看球 作者:零度眼看球

近日,前中超巴西外援埃尔纳内斯在博客节目中透露了一个引人深思的细节:曾效力于北京国安的巴西国脚奥古斯托半开玩笑地表示,中超踢的并非真正的足球,而是一项‘很像足球’的运动。这番言论虽显尖锐,却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中超金元时代背后的深层问题,迅速在球迷群体中引发广泛讨论。



作为见证中超‘黄金年代’的外援,奥古斯托的吐槽绝非恶意嘲讽。效力北京国安4年半的经历,让他对中超的竞技生态有着切身体会。这番看似‘扎心’的言论,实则精准概括了中超与世界足球的深层差异,背后隐藏着两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首先,竞技逻辑的错位是核心矛盾。在巴西足球语境中,足球是充满创造力的博弈,而中超赛场却充斥着‘标准化’的保守与低效。埃尔纳内斯初到华夏幸福时,曾震惊于球队的训练节奏:热身如同走秀,分组对抗速度不及巴西U17梯队。更荒诞的是比赛场景——队友将球传到界外,替补席竟鼓掌称赞‘敢传’,这种形同儿戏的心态,与现代足球强调的进攻创造力背道而驰。



里皮团队也曾发现类似问题:中超球队几乎清一色采用4231阵型,球员对变阵充满恐惧,前腰、中锋等关键位置完全依赖外援支撑,本土球员沦为‘工具人’。奥古斯托在2018年足协杯决赛进球后曾吐槽,破门全靠个人能力,训练中设计的三角站位战术,一上场就变成简单直线传递,后卫习惯性开大脚‘碰运气’。这种竞技逻辑的错位,让比赛失去了战术博弈的精髓,中超沦为外援的‘个人秀’。

其次,非职业化的生态是深层根源。行政干预过多导致联赛生态扭曲,‘U23政策’推行时,多支球队让年轻球员上场几十秒就换下,沦为国际足坛的笑柄。而足坛反腐揭露的假球、默契球问题,更让中超联赛丧失了竞技体育最基本的公平底线。奥古斯托的感受,实则是外援对中超乱象的集体共鸣。



场外文化的异化同样致命。埃尔纳内斯回忆,球队晚宴上必须陪领导层一饮而尽,否则被视为‘不尊重’,这种酒桌文化与球员需保持的职业状态格格不入。更深层的是青训体系的断裂:中国孩子12岁前尚可踢球,13岁后因学业压力脱离正规训练,而这正是球员技术成型的关键期。当金字塔底座的人才培养充满‘凑合’心态,顶层联赛自然难以培养出真正的足球人才。

如今金元足球泡沫破裂,中国足球更该正视这句‘实话’。从每一次训练的强度、每一项规则的尊严、每一个孩子的足球梦做起,或许才是中国足球与世界接轨的真正路径。对于奥古斯托的这番言论,您如何看待?欢迎在评论区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