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NBA赛场迎来重大人事变动,原开拓者主教练比卢普斯被联盟要求除名,助教斯普利特临危受命,成为球队临时主教练。这一变动让不少中国球迷兴奋不已,毕竟斯普利特作为开拓者内线教练,一直负责指导杨瀚森和克林根等内线球员的训练,他的上任似乎预示着杨瀚森将获得更多机会。

然而,当我们深入分析斯普利特在欧洲的执教经历时,却发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他并非一位传统意义上的内线教练。在斯普利特执教的球队中,他更擅长利用挡拆战术为后卫球员创造进攻机会,内线球员往往只是作为挡拆的“工具人”存在。他的球队追求快节奏、抢攻的打法,这对于大中锋来说并不友好。尽管斯普利特本人是内线出身,但他的执教风格却更偏向于NBA常见的“快打旋风”,对全队的机动性要求极高。

因此,对于斯普利特上任后对杨瀚森的所谓“利好”,我们需要保持谨慎态度。退一步讲,即使斯普利特真的重用内线球员,考虑到球队赢球的需要,杨瀚森这个“半成品”中锋的上场时间仍然可能有限。毕竟,在比赛胶着时刻,教练更倾向于选择经验丰富、技术全面的球员来稳定局势。
以首场比赛为例,当两队比分胶着时,杨瀚森并未获得任何出场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斯普利特在用人上的谨慎态度。当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斯普利特并非开拓者的长期主教练人选。目前,有多名闲赋在家的名帅都有望竞争这一岗位,其中包括培养了约基奇的马龙教练等实力派人物。

最后,我们不得不提的是,尽管在首场比赛中没有重用杨瀚森,但比卢普斯对杨瀚森的信任是毋庸置疑的。作为最了解杨瀚森的主教练之一,比卢普斯不仅全程参与了开拓者选择杨瀚森的过程,还对他的成长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可惜的是,由于一系列意外事件,比卢普斯已经与NBA彻底告别。除非他能证明自己是冤枉的,并在FBI的指控下脱罪,否则他将再也无法出现在NBA的赛场边。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