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二战期间乌克兰为何极度痛恨俄罗斯?历史原因解析

时间:2025-10-25 18:13:22 来源:莫地方 作者:莫地方



二战期间,乌克兰对德国入侵的态度为何如此复杂,甚至部分人抱有乐观态度?这背后隐藏着乌克兰对俄罗斯的极度痛恨。

二战时期,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出现了:德国发动对苏联的进攻,乌克兰境内保家卫国的呼声并不高涨,反而有部分乌克兰人对德国入侵保持乐观态度,甚至认为这是正义之举。

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乌克兰不是苏联的加盟国吗?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呼声,甚至希望德国人入侵?



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必须深入探究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历史恩怨。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乌克兰人对俄罗斯,乃至苏联主体民族俄罗斯族,产生了如此深刻的仇恨?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探讨这一话题。

历史原因:从同源到分裂

早先,乌克兰这片土地上生活着东斯拉夫人,经过几代人的融合,他们形成了古罗斯部落。

862年,东斯拉夫人建立了第一个罗斯王国——留里克王朝,后来占领了基辅,建立了基辅罗斯。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基辅在历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几个世纪以后,蒙古人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他们以强大的武力控制了这片地区,基辅罗斯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国家灭亡后,东斯拉夫人并没有离开世代居住的地方,而是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罗斯部落逐步分裂为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分裂后,他们各自发展出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特色,形成了独立的民族。

1258年,三兄弟中的俄罗斯人建立了莫斯科公国,并逐步壮大。而他们的兄弟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则发展得不太顺利。这主要是因为乌克兰靠近东欧,而白俄罗斯则与立陶宛等北欧国家相邻。



12世纪后,蒙古人、日耳曼人、土耳其人相继入侵这片土地。十四世纪以后,立陶宛大公国、波兰等国也相继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这期间,乌克兰人曾试图建立自己的国家,但无奈这些外敌一个比一个强大,他们的努力最终都化为了泡影。

既然无法独立,那就找个强大的靠山吧。

想来想去,他们觉得还是要找自己一母同胞的俄罗斯人。为什么这样说呢?主要是因为莫斯科公国已经强势崛起,建立了强大的俄罗斯帝国,这个国家展现出来的力量让西欧国家都感到胆寒。

乌克兰人认为,拜俄罗斯当大哥,肯定没人敢欺负他们。于是,在1654年,两个国家结盟。然而,这表面上是一场结盟,实际上却是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吞并。所有的决策权都掌握在俄罗斯手中。



就这样,乌克兰的国土被沙俄慢慢吞并,从此以后,乌克兰成为沙俄帝国的重要一部分。然而,乌克兰人内心却很是不爽。他们想要的是合并而不是吞并,合并的话自己还有一定自主权,而吞并则意味着完全失去自主权。乌克兰人对此感到非常不满。

因此,乌克兰人一直希望能独立建国。

两百多年后,强大一时的沙俄完成了历史使命,苏联成为这个国家的新主人。乌克兰人觉得沙俄倒台后,自己迎来了最佳的独立机会。于是,在1917年,他们成立了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五年后,苏联成立,乌克兰成为加盟国。



从以上历史我们可以得知,乌克兰人一直想要独立建国,但碍于实力不济,只能找一个合适的靠山,在合适的时候独立建国。因此,他们对于沙俄的强势吞并感到非常不满。然而,在绝对实力面前,他们只能选择忍耐。好在上天给予了他们足够的机会,最终乌克兰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并以加盟国的形式进入苏联,确保了自身的独立性。



沙俄统治乌克兰期间,虽然乌克兰人被迫使用俄语,但他们并没有真正融入俄罗斯帝国。因此,他们无论对沙俄还是后来的苏联都没有好感。

一切源于那场大饥荒

乌克兰虽然没能真正融入沙俄,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痛恨沙俄。因此,他们才会在苏联成立后,以加盟国的形式加入苏联。

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一场农业改革引发了大饥荒,导致了300-700万乌克兰人死亡。这件事情彻底伤透了乌克兰人的心。





1930年,当时的乌克兰第一书记斯塔尼斯拉夫·维肯季耶维奇·科西奥尔认为乌克兰农民不支持农业集体化运动,企图扼杀苏联政权。为了教训不合作的乌克兰人,他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导致了乌克兰大饥荒的发生。

之后,苏联将不少有耕种经验的乌克兰农民全部贴上“富农”标签,然后将他们全部流放到西伯利亚。

剩余这些人本就没啥经验,没足够应对灾荒的能力。在1932年干旱来临的时候,乌克兰国内44个地区出现饥荒。这年夏天,饥荒一度停止,但秋天再度发生,一直持续到1933年底。乌克兰作为苏联重要产粮地,深受其害。不少人很关注这次灾难给乌克兰带来的沉重代价。西方研究者罗伯特·康奎斯特在其著作中提出,饥荒中乌克兰的死亡人数“保守估计”约有500万。

然而,500万这个数据本身就有一定问题。苏联解体后,有研究学者曾经进行统计,近些年来公布的数据显示,大约有200-300万人死亡。也就是说,乌克兰的死亡人数应该在100万至200万之间。因此,500万这个数据存在问题。



近些年来,乌克兰国内有人提出,这是一场有目的的清洗和种族灭绝行动,认为这一切的主使者就是苏联。

除开人口死亡率极高外,乌克兰的粮食产量也受到了严重打击。可就算如此,乌克兰仍然占据当年苏联粮食的四成左右。而且有些资料显示,1932年初,预计能有9070万吨粮食产量,但到了年底才5500万多吨左右。

从以上我们可以得知,乌克兰是苏联的重要粮食产地。因此,苏联对该地区十分重视。他们认为乌克兰应该继续缴纳粮食,很快便出台了一道命令,要求乌克兰人上交所有粮食,一粒都不能留。同时还规定,如果有谁敢不交,就直接抓起来。就这样,无数乌克兰农民被抓了起来。

悲惨的乌克兰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那么,乌克兰百姓在缺少粮食的情况下是如何生存的呢?

吃饭是人的动力源泉。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只要能吃的,不管是什么,全部都弄到肚子里,确保自己不会饿死。这阶段,乌克兰人不仅吃树皮、草根,甚至死去的动物和人,都成为了他们的目标。你说如果不是饿到极致,谁愿意这样做呢?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会感谢政府吗?压根不可能。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部分乌克兰人看苏联如此欺负人,纷纷起来反抗。然而,在热兵器时代,所有的造反都难有出路。苏联人枪毙了一千多人后,乌克兰人吓坏了,再也不敢反抗了。

既然没办法生存,那就逃离乌克兰。然而,这种情况仍然不可能实现。主要是苏联建立了身份证制度,城里人有自己的身份证明,而农村地区则没有。这一制度很好地限制了乌克兰农民到城市活动。



大饥荒爆发期间,很多乌克兰人去了城里谋生,但因没有身份证,被抓起来后遣返回去。

可以说,这对于乌克兰人来说是一次绝对的暴击。居然连活下去都不给机会,可谓悲惨至极。

从以上我们可以得知,二战时期,德国入侵乌克兰时,乌克兰人之所以不反抗,主要就是苏联在“大饥荒”时期给予了他们沉重打击。因此,他们对苏联人十分没好感。

本以为德国人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然而这一切都是空想。所以,乌克兰人还是继续留在了苏联的怀抱。只不过,曾经的“大饥荒”已经成为他们永远的痛。



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就是乌克兰人从古至今都没有安全感。所以他们才会在沙俄、苏联当大哥的时候,有想法独立,但是没有一丝办法。无论是沙俄还是苏联都不好对付,因此他们只能一直当小弟。所以,千万不要将自己的命运让他人掌控,要不然到死你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