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大盘延续强势格局,不仅成功站稳3800点关口,更刷新了十年新高,逐步逼近4000点区域。然而,市场分歧依然显著:一方面是指数“跌不下去”的托举感,另一方面则是投资者对“大级别调整”的担忧。叠加成交量未能持续放大,多数资金仍处于“不敢轻易出手”的谨慎状态。盘后,两大重磅消息落地,为后续行情定下了关键基调,下周一首个交易日的演绎尤为重要。

为维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央行明确将于10月27日(下周一)开展9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这一动作并非偶然,近几个月央行始终保持“提前续作、多频次加量”的节奏,在MLF到期前主动补充流动性,核心目的就是规避市场资金面紧张风险,释放“维护市场稳定”的明确信号。
更关键的是,三季度末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显著增长。中长期贷款多用于设备采购、产能扩张等周期长、投入大的领域,这类贷款的增长,本质是企业对未来经营预期的“用脚投票”——只有当企业看好需求复苏、确信投资能兑现回报时,才会主动增加中长期负债。这意味着A股基本面的“良性循环”已现雏形:市场回暖→预期改善→消费复苏→供给端扩产,数据层面进一步夯实了行情向好的基础。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月报》指出,生猪及猪肉价格有望在四季度中后期止跌回升,直接为关注“猪周期”的投资者提供了政策锚点。从技术面看,猪肉板块的趋势已出现明确转折:
板块自2023年5月进入弱势周期,2023年9月探明底部后,随市场整体走强逐步震荡回升;当前指数已站稳长期绿色趋势线,且中期紫色趋势线完成对长期线的“金叉”,底部结构彻底确立;近期的回调属于前期上涨后的技术性休整,并非趋势逆转。以周五东方财富猪肉概念板块指数1360.22点计算,未来2-3个月只要回调不跌破1290点关键支撑,调整结束后大概率突破前期高点。目前板块仍处于“蓄势阶段”,真正的主升行情尚未启动,需耐心等待布局时机。

尽管大盘今日收于高点,叠加央行利好加持,但下周一并非“高枕无忧”。从技术面看,日线级别J值已进入高位,需进行修复;60分钟级别下一小时也将逐步触及超买区间,短期震荡需求难以避免。因此,下周一上午大概率出现冲高动作、甚至再创新高,但全天保持红盘的难度较大,冲高回落、收小阴线的概率更高。
操作策略上,需重点关注两个核心:
支撑位3920点:若大盘出现向下调整,3920点是短期趋势的“生命线”——不破该点位,短期向上趋势不会改变;若有效击穿,则需警惕调整幅度扩大,短线仓位较重的投资者可考虑适度减仓;
成交量能否维持:今日成交量已明显放大、接近两万亿关口,下周一无论涨跌,量能必须“跟得上”。若开盘阶段量能大幅萎缩,即便出现冲高,也需“管住手”,避免追高被套。
回顾近几个月行情,大盘始终沿着中期紫色趋势线上行,呈现“快速拉升→阶段性修整”的规律:4-6月为一轮完整周期,6月至今则是新一轮周期。期间虽多次出现震荡,但始终未有效跌破中期趋势线,说明主力资金一直在该位置“护盘”,行情节奏并未发生本质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调整时长(约2个月)长于4-6月的调整(1个半月),核心原因是前期趋势线偏离率更大,需要更长时间修复技术面。当前指数与中期趋势线的距离已回归合理区间,基础更为扎实,主力后续发动新一轮攻势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综上,尽管短期存在消息面干扰和技术面震荡需求,但A股中长期向上的大趋势未变,行情远未到结束阶段。对投资者而言,无需因短期波动过度焦虑,重点在于“跟随市场节奏”——关注3920点支撑和成交量变化,耐心等待调整后的布局机会,远比“追涨杀跌”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