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25日,德甲联赛第8轮迎来焦点战,门兴格拉德巴赫主场0-3不敌拜仁慕尼黑。比赛进行至第20分钟时,场上出现争议判罚:拜仁门将乌尔比希在禁区外试图接住门兴后卫的解围球时,皮球先后弹到其右大腿、另一条腿后触碰到伸出的左臂。

针对这一争议动作,德国足协裁判公司传播与媒体工作主管亚历克斯·福伊尔赫特在接受SPORT1采访时明确表示:"乌尔比希的手球过程存在连续性——先用大腿触球,皮球自然反弹至另一条大腿后,才触碰到正常摆动的手臂。根据足球规则,这种非故意手球不构成犯规,当值主裁的判罚完全正确。"
这位56岁的裁判专家进一步解释了守门员禁区外手球的判罚原则:"红牌判罚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手球发生在明显得分机会中,二是动作具有故意性。若仅为潜在进攻机会,通常只出示黄牌。而在乌尔比希的案例中,由于动作本身不构成犯规,因此根本不存在红黄牌讨论的基础。"

此次判罚解释再次凸显了现代足球规则中对手球判定的严格界定。根据国际足联最新规则,只有当球员通过手臂扩大防守面积并直接影响比赛结果时,才会被认定为犯规。乌尔比希案例中,手臂处于自然摆动状态且未改变皮球运行轨迹,因此符合不判罚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