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从村超、苏超到蒙超:中国足球与地方文旅的融合新希望

时间:2025-10-28 07:56:34 来源:满子典频 作者:满子典频

10月25日,随着呼和浩特队以精彩表现战胜通辽队,捧起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足球超级联赛(简称“蒙超”)冠军奖杯,这场历时两个月的足球盛宴正式落下帷幕。与往年不同,今年的“蒙超”联赛不仅在赛场上竞争激烈,更在线上线下引发了广泛关注,成为一场集体育竞技、文旅体验于一体的全民狂欢。央视财经频道也对其进行了专题报道,称赞“蒙超”不仅展现了内蒙古足球的蓬勃活力,更有效带动了当地的文旅消费增长。

内蒙古,这片被誉为“歌的海洋、舞的故乡”的土地,在“蒙超”期间,各地的乌兰牧骑艺术团队纷纷加入,为赛事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他们在绿茵场上翩翩起舞,在蓝天下放声歌唱,让前来观赛的球迷和游客大饱眼福。有观众感慨道:“即使看不懂足球,赛前和中场休息时的文艺表演也绝对值回票价!”无疑,“蒙超”的火爆为内蒙古的歌舞艺术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让更多人领略到了其独特的魅力。



“蒙超”的火热还意外地成为了一堂生动的地理课。内蒙古东西跨度长达2400公里,南北最大跨度也有1700多公里,这样的地理特点让不少外地观众惊叹:“开了几天车,居然还没走出内蒙古!”

美食,作为文旅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蒙超”期间也大放异彩。各地文旅部门精心组织,让游客在观赛之余,还能品尝到地道的内蒙古美食。呼和浩特的烧卖、通辽的馅饼、乌兰察布的莜面、赤峰的对夹、锡林郭勒的手把肉、呼伦贝尔的涮羊肉……每一道美食都承载着地方的文化记忆,让游客在味蕾的享受中感受内蒙古的深厚底蕴。这场足球赛事,不经意间变成了一场美食的盛宴。

据统计,两个月的“蒙超”联赛累计吸引了80万人次现场观赛。在“以赛促旅”的思路下,内蒙古各地围绕赛事整合旅游线路,打造“票根经济”,游客凭观赛票根可享受门票、住宿等多重优惠。比赛期间,呼和浩特市酒店预订量激增260%,一房难求成为常态。赛事周边的商圈也借势开展延时经营,将购物与观赛巧妙结合,销售额大幅上涨55%。



“蒙超”的火爆不仅带动了文旅经济,更激发了内蒙古青少年对足球的热爱。许多小学生第一次走进球场观赛,球员们也首次经历了数万人齐声呐喊的震撼场面。这场赛事改变了观众,也改变了球员,让人们对内蒙古足球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回顾近年来中国足球的发展,从贵州的“村超”到江苏的“苏超”,再到如今的“蒙超”,这些地方足球赛事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足球热潮。它们不仅展现了人们对足球的热爱,更成为推动地方文旅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村超”作为先行者,其影响力早已超越了足球本身。国内外球队纷纷前来交流,香港明星足球队也与“村超”联队在香港大球场踢了一场友谊赛。据统计,全国已有34个省级行政区的超1300支球队和全球近50个国家的超1200名国际球员来到贵州榕江交流。卡卡、卡纳瓦罗等足球大咖的到访,更是让“村超”名声大噪。如今,“村超”的文旅体融合发展模式和足球经验正通过合作协议广泛推广,遍地开花。



紧随其后的“苏超”同样发展迅猛,成为全国网民关注的焦点。各种段子热梗层出不穷,其影响力早已超出江苏的省界。一些著名企业纷纷赞助,央视甚至转播其赛事,让“苏超”成为了中国足球的一张新名片。

从“村超”到“苏超”,再到“蒙超”,这些地方足球赛事的兴起,不仅点燃了全民的足球热情,更带动了地方文旅经济的蓬勃发展。它们展示了足球与地方经济、文化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为中国足球的未来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这些赛事的带动下,全国各地的民间足球赛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个全民参与健身、全民关注体育、全民关心足球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这不仅是足球的胜利,更是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胜利,是中国足球与地方融合发展的新希望。

(此文为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