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NBA常规赛激战正酣,但中国球员杨瀚森的处境却令人担忧。在已进行的三场常规赛中,这位年轻中锋不仅场均出场时间不足10分钟,得分更是低迷至2分左右,篮板数据也时常挂零。由于战术地位边缘化,他难以获得充分表现机会,个人能力提升陷入停滞状态。这种持续坐冷板凳的局面,对处于成长关键期的杨瀚森而言显然极为不利。

更令球迷揪心的是,波特兰开拓者官方近日宣布重要消息:球队主力中锋罗伯特·威廉姆斯(罗威)已接近复出。这位防守悍将此前因伤缺席多场比赛,期间克林根获得大量上场时间。据开拓者社交媒体披露,罗威目前正在发展联盟进行适应性训练,待体能恢复后将重返常规赛阵容。随着这位前最佳防守阵容成员的状态回升,开拓者内线竞争将愈发激烈。

罗威的回归势必对杨瀚森的出场时间造成双重挤压。当前杨瀚森的战术地位本就岌岌可危,若罗威与克林根形成内线轮换体系,这位中国新星恐将长期困守板凳席。这种局面不仅阻碍其技术打磨,更可能影响心理状态——从发展联盟比赛强度来看,杨瀚森目前获得的实战机会甚至不及发展联盟球员。


主教练斯普利特的战术安排引发广泛质疑。上任初期他曾公开承诺"将杨瀚森培养成顶级球星",但实际用人却自相矛盾:近两场比赛仅在首节象征性安排3分钟出场,末节垃圾时间才考虑让其登场,更多时候直接将其按在板凳席。这种"画饼式培养"与开拓者管理层用16顺位签下杨瀚森的初衷严重背离,要知道球队为得到这位潜力新星付出了未来选秀权的重要代价。

当前开拓者教练组暴露出战术体系混乱的致命缺陷,过度依赖球员个人能力导致比赛场面经常失控。面对战术素养较高的对手时,这种简单粗暴的打法往往难以奏效。对于杨瀚森而言,若不能尽快获得稳定出场时间,不仅技术短板难以弥补,更可能因长期边缘化导致心态崩溃。如何平衡老将复出与新人培养,将成为考验开拓者管理层智慧的关键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