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TA深度解析:阿莫林执教下曼联的战术革新与定位球调整

时间:2025-10-29 16:38:00 来源:懂球帝 作者:懂球帝

北京时间10月29日,知名体育媒体The Athletic发布专题文章,深入剖析了曼联在阿莫林执教下的战术变革与表现提升。本文为专题文章的核心部分,聚焦球队在防守端与定位球策略上的显著调整。


后场丢失球权锐减:从高风险到更稳健

数据对比显示,曼联在防守三区的触球次数发生根本性变化。上赛季,曼联是英超中后场触球次数最多的球队之一,而本赛季这一数据大幅下降,仅阿森纳的后场触球次数更少。具体来看,曼联全场触球中仅有30%发生在自家防守三区,远低于过去三个赛季的平均水平。

这一转变与阿莫林推行的长传与直接打法密切相关。上赛季,曼联场均在防守三区丢失球权5.4次,仅次于热衷后场组织的热刺与南安普顿。而本赛季,这一数据骤降至2.4次,仅次于阿森纳。尽管控球率从54%降至50%,但球权更多出现在对手半场,成为球队战术调整的积极信号。


定位球策略革新:外旋角球彻底消失

本赛季,曼联在定位球战术上做出重大调整,最引人注目的是外旋角球的全面取消。上赛季,布鲁诺·费尔南德斯与埃里克森作为右脚将主导角球主罚,左脚将阿马德·迪亚洛为第三选择。然而,球队缺乏稳定的左脚主罚者,导致战术单一。

随着姆伯莫的加入,曼联的角球策略发生质变。本赛季,姆伯莫与费尔南德斯几乎均分角球主罚权,内旋角球成为主流,外旋角球则完全消失。此外,球队也放弃了短角球与将球开至禁区外围再传中的战术。

从效果来看,曼联已通过定位球打入3球,场均定位球预期进球达0.49。然而,场均0.53的定位球预期失球仍需改进,这一数据位列联赛第三,高于上赛季的0.34。正如科斯图拉斯、特雷沃·查洛巴等球员的表现所示,曼联的定位球防守仍有提升空间。


战术体系进化:更快速、更简洁、更直接

尽管曼联保留了3-4-3阵型,但阿莫林的战术体系已发生显著变化。球队打法更加快速、简洁与直接,即便在英超整体节奏提升的背景下,这一调整仍显得尤为突出。风格数据指标显示,这些变化源于教练与球员的反复磨合与有意选择,而非偶然现象。

在仅九场比赛后,实际表现数据(如xG)可能存在波动,但风格数据指标已能清晰反映球队的战术倾向。曼联正朝着更高效、更稳健的方向迈进,而阿莫林的战术革新无疑为球队注入了新的活力。

【上咪咕独家看英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