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从顶流到争议:杨瀚森的NBA之路为何急转直下?

时间:2025-10-30 14:17:37 来源:爱体育 作者:爱体育

当波特兰开拓者队在首轮第16顺位选中杨瀚森时,这位来自中国的年轻中锋瞬间成为体育圈顶流。从篮球圈外的默默无闻到央视全程直播季前赛,杨瀚森仅用一场选秀大会就完成了从素人到焦点的蜕变。这场被寄予厚望的"姚明接班人"之旅,却在三个月后陷入前所未有的争议漩涡。



季前赛的完美假象

央视对杨瀚森季前赛的全程直播堪称中国篮球史上罕见待遇。在前三场季前赛中,这位新秀场均贡献8分3.5篮板1助攻,第二战更是砍下16分4篮板3盖帽的惊艳数据。当镜头捕捉到对手克林根因杨瀚森的封盖而露出懊恼表情时,整个中国篮球圈都沉浸在"新姚明诞生"的狂欢中。

社交媒体上,球迷们将杨瀚森的每个精彩瞬间剪辑成短视频反复传播。"球商高""适应力强""未来领袖"等赞美词充斥评论区,任何质疑声音都会遭遇群起而攻之。这个阶段,杨瀚森的犯规问题被解读为"积极防守",脚步缓慢被美化成"稳重型中锋"。



常规赛的残酷现实

当常规赛大幕拉开,竞技体育的残酷性开始显现。杨瀚森逐渐暴露出三大致命缺陷:移动速度明显滞后于NBA节奏、战术理解与球队体系脱节、防守端成为对手针对的突破口。在第二场换帅后,新任主教练斯普利特延续了前任比卢普斯的用人策略,即便在垃圾时间增加出场时间,杨瀚森也未能交出合格答卷。

对阵湖人的比赛成为转折点。当斯普利特尝试调整其场上位置后,杨瀚森仅靠罚球得到1分,三场常规赛0助攻的数据更直观反映出他与球队的割裂感。比赛中出现多次队友四人围观其单打的尴尬场面,这种"个人英雄主义"在强调团队篮球的NBA显得格格不入。



舆论场的急速反转

随着竞技状态下滑,场外争议接踵而至。从"烤肉约会女友"的生活细节到"满身肥肉"的体态质疑,甚至被戏称为"树懒"的移动速度,杨瀚森的公众形象在三个月内从"中国骄傲"崩塌为"万人嫌弃"。部分激进球迷呼吁其"赶紧回国别丢人",更有甚者质疑经纪公司富保罗的运作能力。

这种极端舆论反转背后,折射出中国球迷对篮球新星的复杂心态。当现实表现与预期产生巨大落差时,曾经的赞美有多热烈,如今的批判就有多刻薄。但需要理性看待的是,这位年仅20岁的中锋,其NBA适应期本就可能长于外线球员。



成长需要时间与空间

回顾NBA历史,姚明首个赛季场均13.5分8.2篮板的数据同样伴随大量质疑,易建联也经历过新秀墙的考验。对于中锋位置而言,适应NBA对抗强度和战术体系往往需要更长时间。发展联盟的历练或许是目前最务实的选择,通过半个赛季的高强度对抗积累经验,远比在NBA边缘挣扎更有价值。

当我们在讨论"杨瀚森行不行"时,或许应该回归篮球本质。这位承载着中国篮球复兴希望的新星,需要的不是三个月的速成判断,而是一个完整成长周期的耐心培育。毕竟,连奥拉朱旺这样的传奇中锋,新秀赛季也经历过场均8.3分的迷茫期。



中国篮球的国际化之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从王治郅的留美风波到周琦的火箭之旅,每个先行者都在用亲身经历书写着独特的历史。对于杨瀚森而言,现在的困境或许正是未来腾飞的必要积累。当舆论的喧嚣退去,时间会给出最公正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