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造2万吨级巨舰了?这一消息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建造巨舰,并非单纯为了比拼舰体大小,而是基于一句至关重要的战略考量:远洋打不了反导,航母就活不下去。在远洋海域,缺乏有效的反导能力,航母编队将面临巨大威胁。
有人或许会问,055型驱逐舰已经足够庞大,难道还不够用吗?答案是否定的。055型虽强,但在远洋反导、多任务作战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回顾全球海军发展,美国CGX项目因预算问题被迫取消,日本ASEV项目卡在1.7万吨级别,俄罗斯基洛夫级巡洋舰则因高昂的维护成本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中国没有盲目跟风,也没有进行无谓的硬拼,而是悄然亮出了40兆瓦燃气轮机这一“杀手锏”——这不仅是技术试车,更是为新型巨舰的建造铺平了道路。

从卫星图像中,我们可以窥见一斑:那个水泥模型舰岛宽达26米,按比例推算,船身长度肯定超过200米,比055型驱逐舰还要长出20米。垂发单元数量从112个跃升至160个,这不仅仅是导弹数量的增加,更是将反导、防空、对陆作战等多种功能集于一身,实现了作战能力的质的飞跃。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升级,而是一次对驱逐舰概念的重新定义。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作战模式,而是成为了一艘能够应对多种威胁、执行多种任务的“海上多面手”。

有人可能会将其与巡洋舰相提并论,但实际上,现在“巡洋舰”这一标签已经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美军自己都将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作为主力,中国更不会被旧有的概念所束缚。
这艘新型巨舰,更像是“航母保镖2.0”。它配备了先进的反导雷达、高能激光预研接口,以及能够支撑三个月航行的淡水和空调系统。水兵们不再需要挤在狭小的空间里休息,这有助于保持他们的战斗力和精神状态。
动力、垂发、电子系统、生活设施……这艘巨舰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唯一缺少的,或许就是一个响亮的名字。

等到它下水那天,媒体可能会称之为“新型驱逐舰”,但在海军内部,它早已被视为“海上堡垒”。与日本ASEV仅专注于反导、美国CGX因预算问题而夭折不同,中国这艘巨舰旨在将反导、防空、指挥、续航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体。
它不追求单舰无敌,而是追求一艘船能够顶得上别人三艘船。在航母编队中,它将成为能够扛住饱和攻击的“定海神针”。055型驱逐舰是主力,而这艘巨舰则是盾牌中的盾牌。
别再说“中国造不了大船”了。造船厂的龙门吊早已能够吊起航母,现在缺少的,只是那一纸开工令。等到它下水那天,全世界都会明白:中国海军要的不是模仿,而是重新定义规则。
有人还在数垂发数量,有人已经在想:这船能不能装电磁炮?别急,它还没开工,但图纸,早就已经画好了。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