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五场季前赛后:杨涵森表现分析,或成开拓者商业策略棋子

时间:2025-10-31 00:16:02 来源:姜大叔侃球 作者:姜大叔侃球

五场季前赛后,是时候给杨涵森的热度降降温了——这位备受瞩目的中国新星,或许正走向与曾凡博相似的轨迹。

文/姜诗华

在开拓者对阵爵士的季前赛中,球队虽以136比134险胜,但杨涵森的存在感几乎为零。后三节未获出场机会,正负值数据暗示他的缺席反成球队赢球因素之一。这场比赛,再次将杨涵森的竞技短板暴露无遗。





数据不会说谎:前四场比赛,杨涵森8投仅1中,累计贡献7分4篮板2盖帽,场均1.8分1篮板0.5盖帽,出场时间被压缩至5分钟左右。即便中国球迷也未指责开拓者主帅“不给机会”,毕竟在有限时间里,杨涵森的移动迟缓、卡位意识薄弱、对抗能力不足等问题已显露无遗——这才是他难以获得信任的根本原因。

与爵士一战,杨涵森在3分30秒内交出2分0篮板1失误2犯规的尴尬数据,12名出场球员中得分最少,且是唯一没有助攻和篮板的球员。这样的表现,如何让教练组给予更多信任?

更值得玩味的是开拓者签下杨涵森的动机。从竞技层面看,他目前无法为球队提供实质性帮助;但从商业角度,这步棋却颇具深意。几场季前赛在中国引发的收视热潮,甚至超越了NBA总决赛——中国球员的商业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这与NBA中国赛中篮网的操作如出一辙。当时篮网用短期合同签下曾凡博,虽然后者表现未能融入战术体系,第二场中国赛甚至未获出场机会,但高昂的球票收入已让篮网赚得盆满钵满。杨涵森的处境何其相似:他不过是开拓者开拓中国市场的“商业吉祥物”而已。区别仅在于,曾凡博是篮网的“临时工”,而杨涵森拿到了正式合同。

竞技体育终究以实力说话。当商业考量超越竞技需求时,球员的定位便显得微妙而尴尬。杨涵森的未来,究竟是能在NBA站稳脚跟,还是继续扮演“商业棋子”的角色?时间会给出答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