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十四五”规划进入关键实施阶段,我国已启动“十五五”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根据国家发改委及相关部门的部署,“十五五”时期将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在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绿色转型等关键领域布局一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引领性的重大工程。

“十五五”期间,我国将实施“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重点突破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计划建设10个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推动AI技术在医疗、教育、交通等场景的深度应用;在量子信息领域,将加快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发,力争实现“量子优越性”的规模化验证。
此外,国家实验室体系将进一步完善,计划新建5个左右国家实验室,覆盖生物医药、深空探测等战略方向,形成“核心+网络”的协同创新格局。

基础设施领域将实施“新基建2.0”计划,重点推进5G-A/6G网络、东数西算工程、智慧能源系统等建设。其中,5G-A网络将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6G研发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东数西算工程将新建8个国家级算力枢纽节点,形成“东西协同、算网一体”的格局。
在交通领域,“十五五”将启动“全球领先交通网”建设,包括高铁网密度提升(新增里程1.5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突破1.2万公里,以及低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开放100个以上通用航空机场)。

面对“双碳”目标,“十五五”将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包括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工业领域碳达峰、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等。具体工程包括:建设30个国家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示范项目,推动钢铁、水泥等行业低碳技术改造;在新能源领域,规划建设5个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突破8亿千瓦。
同时,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将全面推进,计划实施“三北”工程六期、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系统治理等项目,新增森林蓄积量15亿立方米。

在民生领域,“十五五”将实施“健康中国2035”基础工程,包括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新建10个区域医疗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改造(覆盖90%以上乡镇);教育方面,将推进“双一流”建设2.0计划,支持50所左右高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此外,社会保障体系将进一步完善,计划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范围,覆盖5000万以上失能人群。

“十五五”时期的重大工程布局,既是对“十四五”成果的延续深化,也是面向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准备。这些工程将通过“项目带动、创新驱动、政策联动”,推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