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篮球的一切 关注才是热爱
雷阿伦和卡特曾就这一问题发表过看法。有记者问他们,年轻时你们都是能在空中翱翔的扣篮高手,为何后来改投三分球了呢?

雷阿伦表示,他开始练习三分球,主要是为了帮助球队。尽管自己具备出色的扣篮能力,但篮球场上并非总有空间让你轻松突进内线。
参加扣篮大赛与实际比赛状态截然不同,不能因为看到我扣篮出色,就认为我每个球都能通过扣篮得分。
这显然不现实。
为了更好地助力球队赢球,雷阿伦在常规训练结束后,还会加练三分球。经过几个赛季的磨练,他逐渐成为NBA最有效率的三分杀手。
看他年轻时参加扣篮大赛的照片,或许很多人都没想到他还能扣篮,以为他只会投三分。实际上,雷阿伦年轻时爆发力极强,身体素质出众,常常一个突破、快攻就飞了出去,雄鹿时期的他相当劲爆。
卡特则更多是因为伤病。
前期卡特表现勇猛,参加扣篮大赛还夺得冠军,他扣篮的姿态美如画,相当优美。2000年的扣篮大赛更是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不过,卡特后期也转型开始投三分球。
在篮网时期,他的外线投射比例大幅增加,每场比赛都会投四五个三分球,效率相当不错。
不看集锦只看比赛,你可能会误以为卡特是投手,无论是持球投还是定点底角三分球,他都投得相当准确,是一位出色的外线球员。
谈到自己投三分的事情,卡特表示伤病对他的运动能力影响很大。受过几次伤后,他发现上场比赛时无法再像以前那样跳得那么高,扣篮也变得费劲。因此,他决定更多以中投和投篮为主,用最轻松的方式拿分。
苦练三分球和中投技术后,卡特发现这样的得分方式比扣篮好多了。扣篮需要费好大的劲才能获得一次机会,而投篮的机会则非常多。
只要你跑出空间,战术执行到位,就可以获得大量的出手机会,用稳健的方式帮助队伍拿分。

无论是雷阿伦、卡特,还是后来的理查德森、拉文等人,你会发现他们比赛中的投射比例也很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扣将都会转型为投手,用三分球和空间来帮助球队。
这并不奇怪,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会随时间变化。再好的扣将,也不可能永远保持年轻鼎盛的状态。到了三十岁,伤病肯定会影响扣篮。
既然如此,那不如早点意识到这个问题,提前做好伤病管理和转型的任务,延长自己的职业生涯。
要是只会扣篮,其他什么都不会,很快就没办法在NBA立足了。
说到这,我忽然想起一名球星,斯威夫特。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这个人,他原来和姚明搭档打过球,是一名大前锋。

这家伙当年猛得不像话,每场比赛都要搞几个扣篮,非常劲爆,简直就是一个扣将。很多进球都是灌篮,看集锦你会觉得这家伙特别厉害。
然而在实际比赛中,这家伙技术特别糙,很多脚步和细腻的技术都没有掌握。经常是被人防得到处失误,要么就是打不进去得分。
大家意识到他只会灌篮,其他技术都不会后,就把他给摸透了。后期斯威夫特也是越打越差,连NBA都没办法继续打下去。
所以说篮球这项运动,还是得强调基本功。得把最基本的投射、传球、运球等技术掌握好。不是你能扣篮,扣得漂亮就是好运动员了。
技术扎实、各方面能力均衡的才会是好球员。
欢迎你分享本文,你的支持可以鼓励我创作出更多有价值的文章供你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