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1日,NBA杯小组赛首战爆出冷门:孟菲斯灰熊在上半场一度领先14分的情况下,最终以112比117遭洛杉矶湖人逆转。这场失利背后,核心后卫贾·莫兰特的异常表现成为焦点——他全场出战31分钟,14投仅3中贡献8分7助攻,下半场7次出手全部偏出且零得分,创下个人赛季最差纪录。
面对外线防守资源并不突出的湖人队,莫兰特整场比赛显得游离于体系之外。多次出现消极肢体语言:运球突破时突然停球观望、防守端叉腰站立,甚至在末节关键时刻被换上场后,竟在5分33秒内未完成任何出手。这种反常表现与三天前对阵太阳时轰下28分8篮板7助攻并命中准绝杀的巅峰状态形成鲜明对比。
<
赛后采访环节将矛盾推向高潮。当被问及比赛问题时,莫兰特连续六次将矛头指向教练组:
记者:「今晚的比赛出现了什么问题?」
莫兰特:「你们去问教练组。」
记者:「你觉得你是否能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同?」
莫兰特:「你去问他(教练)。他们刚刚在这滔滔不绝呢,所以,嗯。」
记者:「站在局外人的视角,你今晚似乎打得缺乏能量。」
莫兰特:「你们去问问教练组为什么会这样。」
记者:「你认为自己应该打得更多吗?」
莫兰特:「你们去问问教练组,我该不该多打。」
记者:「除了去问教练组,你觉得今晚本可以做出什么改变?」
莫兰特:「呃...根据他们的说法,可能是别让我上场吧,他们基本就是这意思,酷。」

据现场记者描述,灰熊更衣室在赛后陷入诡异寂静,空旷的场地内只有更衣柜的金属碰撞声。更耐人寻味的是时间冲突:莫兰特接受采访时,主帅伊萨洛正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待记者们赶到时,芬兰教头已提前离场,导致双方矛盾细节无从考证。
追溯灰熊上赛季的动荡,常规赛还剩9场时球队突然换帅,由伊萨洛接替詹金斯。这次调整被普遍解读为安抚莫兰特的举措——前任教练组打造的「多点突分不挡拆」体系,与莫兰特擅长的挡拆突破风格严重冲突。伊萨洛上任后立即增加挡拆比例,莫兰特随即在赛季末段打出场均28.3分的表现。然而新赛季仅过两周,战术体系与核心球员的矛盾似乎再度爆发。
值得关注的是,灰熊本赛季挡拆使用率仍高居联盟前五,莫兰特在揭幕战对阵太阳时刚通过挡拆完成准绝杀。短短48小时内更衣室风云突变,究竟是战术分歧还是其他隐情,目前仍笼罩在迷雾之中。
(文/柴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