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中超联赛:亚冠战略地位亟待明确与强化

时间:2025-09-21 00:19:06 来源:足球报 作者:足球报



撰稿/寒冰 2025年9月16日,2025/26赛季亚冠联赛正式拉开帷幕。与此同时,中超联赛的BIG4球队(上海海港、山东泰山、北京国安、浙江队)在国内联赛中展开激烈对决,联赛争冠形势胶着,各队在战略上不得不权衡联赛与亚冠的优先级。然而,亚冠精英联赛中,中超三队全败;亚冠2联赛中,北京国安主场仅得1分。这一局面,既在意料之中,也引发了对中超亚冠战略的深刻反思。

9月17日,亚足联确认,中国足协在2026/27赛季的亚冠参赛名额将进一步缩减至1+1+1(即1个正赛名额、1个附加赛名额、1个亚冠2联赛名额)。若此趋势持续,中超被泰超超越已成事实,未来更可能被马来超、越南联超越,甚至彻底无缘亚冠精英联赛。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中超对亚冠究竟应持何种态度?又该如何制定战略?在探讨这些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亚冠对中超乃至中国足球,究竟意味着什么?



亚冠的战略价值:超越商业比赛的洲际较量

1. **洲级大赛的代表性**:亚冠虽以俱乐部为参赛主体,但仍是代表国家足球水平的洲际赛事,绝非单纯的商业比赛。其商业价值固然重要,但更是亚洲国家职业足球发展水平的最高层比拼。

2. **国家足球实力的核心指标**:国家队与俱乐部的大赛成绩,始终是衡量一国足球实力的两大核心指标。即便西亚球队在亚冠外援政策上极度放宽,以俱乐部为单位的洲际赛事,仍是一国足球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

3. **球员交流与成长的平台**:亚冠作为亚洲最高水平的俱乐部赛事,不仅要求各国最强球队参赛,更是各国顶级球员交流与学习的舞台。从联赛“内循环”到洲际“外循环”,强者争夺荣誉,弱者积累经验,对参赛俱乐部乃至联赛整体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

4. **国脚级球员的“练武场”**:在中国无缘世界杯的背景下,亚冠赛事成为国脚级球员能参与的最高水平赛事。其频密的赛程,为球员提供了宝贵的实战机会。与金元时期的重金归化相比,真刀真枪的亚冠历练,才是真正的“为国养士”。



明确战略地位:中超的必然选择

理解了亚冠的战略价值,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足球已到了必须明确亚冠战略地位的关键时刻。

后金元时期的中超BIG4,即便全力以赴也难以战胜日韩强队。外援数量与质量的差距,更使得中超球队在亚冠出线权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然而,白白放弃亚冠这一宝贵的历练机会,仍非明智之举。尤其是亚冠改制后,各阶段奖金大幅提升,足以激励中超球队珍惜参赛机会。

因此,“以联赛为本,亚冠为最高历练副本”的定位,既合理又实际。

战略实施:中超的应对之策



中超球队在亚冠进入16强已属不易,但这并非放弃亚冠的理由。中超主管与服务机构应主动为头部球队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其争取更好成绩。这不仅是管理机构的职责所在,更是保住中超亚洲影响力与商业价值的必然要求。

目前,中足联仅将亚冠球队的中超赛程提前一天,备战时间极为有限。更令人担忧的是,亚冠首个比赛日当周,中超BIG4竟直接两两对决,赛程安排极不合理。

与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联赛相比,中超在亚冠战略上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泰国武里南联、马来西亚柔佛DT等球队,在赛程优化、引援、归化等方面均得到足协大力支持。例如,柔佛DT本赛季联赛与杯赛赛程调整3次,备战亚冠时间达5-10天;马来西亚新赛季外援名额增至15人,单场最多7名首发、2名替补;柔佛DT今年新增5名归化球员,武里南联夏窗引入7名外援专为亚冠。



激励措施:借鉴日本经验,提升亚冠竞争力

除赛程优化外,中超还需借鉴日本J联赛的经验,提供额外补贴或奖金。J联赛为参加亚冠的球队提供1亿日元(约500万元人民币)的补贴,并将其纳入日本足协2050发展规划,确保J联赛在亚洲的领先地位。

沙特联赛财大气粗,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尼等联赛也在各自范围内努力提升亚冠地位。亚洲足球竞争激烈,不进则退,中超更无理由主动放弃。

保住中超“亚洲二流”联赛地位,维护品牌影响力与商业价值,是中超球队与管理机构的共同使命。面对亚冠名额缩减的现实,相关机构更应积极作为,推动中超俱乐部全力以赴,捍卫俱乐部、中超乃至中国足球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