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追光 | 辽宁体育五天三冠,夺冠密码全解析

时间:2025-11-05 11:01:55 来源:新华社 作者:新华社

最近,辽宁体育可谓开启了“冠军收割模式”,在短短五天内,U18男足全运会夺冠、辽宁铁人斩获中甲冠军并“冲超”成功、亚青会U16三人篮球摘金,三个冠军接踵而至。这背后藏着哪些“夺冠密码”?咱们一一拆解。


10月25日,冠军辽宁队在颁奖仪式上自拍留念。新华社记者 杜子璇 摄

少年组:职业梯队练就“童子功”

先看“少年组”。10月25日,第十五届全运会U18男足决赛,辽宁队和山东队鏖战至点球大战,最终5:4险胜夺冠,时隔12年再次夺得全运会足球项目冠军。


10月25日,辽宁队球员和教练在夺冠后庆祝。新华社记者 杜子璇 摄

少年的脚力,来自职业俱乐部梯队练就的“童子功”。首发球员聂鑫,在当地“贯通式”培养体系下,从“校长杯”到“区长杯”,踢到“市长杯”赛场,一路从青少年校园足球体系起步,到入选大连足协青训梯队,亮相全运会。

市区财政出资聘请教练员进校园,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用真金白银更新中小学球场,上下联动,众志成城。


10月25日,辽宁队球员文骏(前)在比赛中拼抢。新华社记者 杜子璇 摄

职业队:政府牵头,企业助力“冲超”

这边青少年赛场传捷报,隔天职业队又“冲超”。10月26日,沈阳铁西体育场,辽宁铁人1:0战胜南通支云,提前两轮捧起2025赛季中甲联赛冠军奖杯,顺带把中超入场券收入囊中。


10月26日,辽宁铁人队主教练李金羽(上)在赛后被队员抛向空中庆祝。新华社记者 吴青昊 摄

沈阳时隔八年重返中超版图,背后是实打实的“组合拳”。政府牵头拉来企业赞助的“活水”,让球队有底气在转会期补强;主场更是“光速升级”,三个月改造出沈阳首座专业足球场;场均近三万人的呐喊声,成了队员们的坚实后盾。


10月26日,辽宁铁人队球迷在看台加油助威。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国际赛场:不放弃的默契成就冠军

再看国际赛场。10月29日,在巴林麦纳麦的亚青会赛场上,沈阳第三十一中学的四位高二学生——姚盛彬、左雨轩、佟雨铮、徐子齐,代表中国拿下U16三人篮球赛冠军。要知道,对手可是亚洲24支劲旅。

八进四对阵伊朗队的最后关头,20:20平,左雨轩成功绝杀对手;决赛面对小组赛输过的巴林队,全队调整战术,在对方内线身高超过2米10的情况下,重新制定三分战术,每球力争。

夺冠靠的不是“蛮劲”,而是球队里“一个球都不放弃”的默契。教练王强介绍,这背后在于学校不把体育当“副业”,而是和文化课一起抓。作为篮球传统强校,沈阳第三十一中学篮球队球员,有的签约职业俱乐部,征战CBA,有的考入名校攻读学位。

学校所在的铁西区,已拥有9所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传统特色学校,商场前、街角处、公园里,随处可见篮球场。


沈阳红梅味精厂改造的沈阳红梅文创园里,一场铁西“厂BA”比赛现场。新华社记者李钢 摄

五天三冠,辽宁体育“爆发”非偶然

五天三冠,辽宁体育这波“爆发”不是偶然,而是基于深厚积淀。职业足球,有“稳定投入+家乡情怀”托底;青少年足球,靠“俱乐部梯队+体教融合”铺路;校园篮球,用“特色学校+专业指导”破局。

政府肯搭台,企业愿助力,教练敢较真,球员肯拼搏,辽宁体育的“冠军故事”仍在继续。


记者:刘艺淳、王莹
素材支持:铁西区委宣传部、铁西区教育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