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李书恒 通讯员 时科华/文图
10月31日,郑州市二七区苗圃小学的足球场上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技术盛宴。原中国国家足球队守门员教练、中国足协技术委员会委员徐弢,携其专业团队走进校园,为该校的足球队员们开展了一场守门员技术的专项训练。从“上手球接球方法”到“滚动式扑球方法”,这场技术打磨课,让小球员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国字号教练的严谨与智慧。

一、“上手球接球方法”教学
“手腕要像弹簧一样放松,手要张开,接球瞬间再发力!”训练场上,徐弢教练正为小球员们示范上手球的接球方法。针对青少年门将常犯的“手掌僵硬”、“接球脱手”等问题,教练组进行了细致的针对性训练。经过训练,小球员们的高空球接稳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地滚球接球方法”教学
“膝盖弯曲!重心前倾!”在地滚球训练区,徐弢教练的指令声此起彼伏。针对小球员在接低平球时易出现的准备姿势不当、重心不稳、判断时机不准以及技术动作错误等问题,教练组通过多方向扑救练习和模拟对抗训练,强化了技术动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三、“滚动式扑球方法”教学
随着教练的球飞驰而来,小守门员梁家栋像离弦之箭般侧身扑向左侧,双手稳稳将球抱在怀中。这是本次训练的重头戏——滚动式扑球专项训练。为了消除小球员的恐惧心理,教练组先让他们在软垫上练习动作框架,再逐步过渡到草坪实战。最终,参与训练的球员中,大多数队员成功完成了标准的滚动式扑球。
“守门员是足球队中负责守门的关键位置,技术、心理、判断缺一不可。”徐弢在总结时强调。他带来的“技术——心理——战术”三维训练体系,让苗圃小学体育组深受启发。
临别前,徐弢教练深情地说:“今天教孩子们接的不仅是球,更是对足球的热爱与敬畏。中国足球的未来,或许就藏在这些跃动的身影里。”夕阳下,小门将们反复练习着新学的“鱼跃侧扑”,绿茵场上翻飞的球衣,恰似破土而出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