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第六届“贡嘎杯”青少年校园体育超级联赛揭幕赛。 本报记者 葛仁鑫 摄
北京:人人参与“班超”联赛,职业赛场见证校园活力
近日,北京工人体育场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足球盛宴——在中超联赛北京国安对阵青岛海牛的中场休息时段,来自东城区西中街小学、新鲜胡同小学、西城区黄城根小学及朝阳区第二实验小学的8个班级足球队共40名少年球员登上职业赛场。精准的传球、灵活的盘带、自信的射门,展现了首都青少年对足球运动的热爱与追求。这场“班超”进“中超”的创新活动,成为北京市校园足球与职业体育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为系统推进校园足球发展,北京市已建立市、区、校、班四级联赛体系。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市1221所中小学中99.7%开展全员参与的班级赛事,累计举办19.4万场班级赛,吸引498.6万人次参与,其中足球班级赛达4.5万场,参与学生96万人次。这种“区区有特色、校校有品牌、班班有比赛、人人可参与”的生态,为青少年足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市教委计划将“班超”进“中超”打造为常态化品牌活动,未来还将联合体育部门及职业俱乐部,推出篮球、排球等项目的学生观赛活动,进一步拓宽体教融合的广度与深度。市教委主任李奕表示,将以“班超”联赛为基础,通过系列品牌活动开拓校园足球发展新空间,为中国足球储备青少年人才。
四川:“贡嘎杯”全学段覆盖,1.78万青少年逐梦绿茵
在四川成都天府新区香山中学,四川省第六届“贡嘎杯”青少年校园体育超级联赛正式拉开帷幕。作为省内青少年体育的重要品牌,本届赛事在延续足球、篮球、排球三大传统项目的同时,首次增设排球小学男子组和女子组,实现三大球项目从小学到高校的全学段覆盖。
本届赛事吸引来自21个市(州)及110所高校的807支代表队、1.78万名运动员参赛,旨在为青少年提供长期稳定的竞技交流平台。通过赛事创新,四川省进一步推动校园体育多元化发展,助力青少年综合素质提升。
内蒙古:十条措施助力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与体育局联合发布《内蒙古自治区促进青少年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从强化育人功能、推动普及提高、深化体教融合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措施要求各级学校广泛开展足球运动,提高足球课程占比,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需以班级联赛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
在师资建设方面,鼓励建立校园足球名师工作室,探索区域协同和特色学校“手拉手”结对等教学改革方式。同时,支持学校与青训中心、体校和社会机构共建梯队,通过“集中训练+校园辐射”机制培育高水平运动队。此外,措施还提出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校长杯—旗县长杯—盟市长杯—主席杯”双四级赛事体系,优化校园足球品牌活动。
在人才成长通道方面,内蒙古将畅通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新型足球学校、足球学院等培养路径的衔接,为青少年足球人才搭建“立交桥”。这些举措旨在推动全区青少年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区、体育强区建设。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05日 第03版
作者:记者 施剑松 葛仁鑫 苏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