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滚动播报)
□ 本报记者 贲腾 严磊
9月20日,南通体育会展中心迎来苏超联赛焦点战,南通队主场对阵淮安队。当晚,超过4万名球迷涌入场馆,这场体育盛宴不仅考验着城市接待能力,更成为检验大型活动安保水平的“试金石”。南通公安系统通过创新机制,再次实现内场8分钟“丝滑”退场、外场半小时疏散完毕、全域全程零事故的安保目标。
“中了!”9月15日,淮安市民裴艳收到苏超门票中签短信后,南通警方同步推送的提示短信让她倍感贴心。短信中包含的两张图——比赛场馆周边停车场分布图和内部座位分布图,精准解决了外地球迷的最大困扰。
针对观众“路线怎么走、车位哪里有、场馆如何进、座位怎么找”的核心需求,南通公安创新推出“一览四寻一端”智慧安保系统。通过构建场馆厘米级3D实景模型,系统可实时指引方向、显示安检入口、生成寻座路线。9月20日比赛当天,裴艳自驾从淮安出发,按提示将车停入南通市图书馆地下车库后,搭乘免费接驳公交,仅3小时便顺利入座。
南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张卫民介绍,本场比赛进一步优化服务:免费开放周边16个停车场,释放约1万个泊位;投入200余辆接驳公交构建运力保障体系;通过媒体平台和短信提醒市民绕行,避免交通拥堵。针对主场历经3次变更的挑战,巡特警支队大型活动安保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尤姚栋表示,通过反复勘察现场、评估预演,已形成错峰进场、增开离场通道、交管协同指挥的成熟方案。
在南通主场赛场指挥部,科技信息化和大数据实战支队构建的“最强大脑”正高效运转。7月19日对阵盐城队时,一架“黑飞”无人机刚升空即被控制;8月31日比赛期间,两名家长求助“找娃”,12分钟后孩子便被民警带到身边。
“三四万人的活动,仅靠人力监控远远不够。”南通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和大数据实战支队副支队长陈坚透露,大数据支持使赛事安保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去年以来,该支队在公安部、省公安厅科技创新大赛中屡获佳绩,2024年度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更跃居第一等次。
AI技术的运用让警力部署更加精准。南通球迷葛源峰描述:“看球时几乎感觉不到安保存在,但一旦有人占用过道或找不到座位,安保人员立刻出现。”这种“无感”体验源于精细的网格化管理:内场划分为90个网格,每个网格部署“一警、一辅、一保安”3人小队,实现指令“秒级响应”;外场特警小队随时待命,形成“重装合成旅”协同能力。
“苏超来了,生意更火了!”在体育会展中心经营龙虾店的徐龙龙没想到,赛事期间不仅获准正常营业,客流还爆满。他顺势推出的“苏超”套餐,让店铺赚得盆满钵满。
南通公安将“全域安保”理念贯穿赛事始终:管理区域划小至“无感”级别,最大限度降低对城市交通和市民生活的影响;安保范围则扩大至整个市域的“第二现场”,覆盖赛前赛后、场内场外、网上网下。过去一周,崇川分局文峰派出所民警王海建和同事走访了场馆周边68家餐饮商户,日均微信步数超过3万步。
针对新主场位于城市核心区、路况复杂的特点,公安部门提前摸清周边情况,精准派驻警力值守。为达成“零差错、零失误、零事故”目标,安保工作甚至细化到对场馆附近流浪犬的专项整治。
“苏超不仅是球场上的比赛,更是城市管理治理之赛、形象之赛、安全风险防范之赛。”南通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杨广学强调,球赛精彩在于组织,成功在于安保,形象在于细节。开赛以来,南通公安打造的智慧安保、人文安保、法治安保、全域安保“四型”新模式成效显著,26支党员先锋队、72支青年突击队冲锋在前。下一步,将把“全域主场、全域安保”理念推广至常态治理,持续提升公安机关战斗力,加快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