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中足联留洋外援捆绑政策遭质疑:或催生留洋“过水蟹”现象

时间:2025-09-21 16:39:04 来源:中国足球的那些事儿 作者:中国足球的那些事儿

近日,中足联召集各俱乐部召开会议,提出了一项备受争议的联赛政策调整方案——将球员留洋与外援政策进行捆绑。具体而言,若有俱乐部成功输送球员至欧洲五大联赛,每输送一人,便可额外获得一个外援注册名额。这一看似旨在激励球员留洋的政策,实则存在诸多漏洞,引发了广泛质疑。



首先,从球员能力层面来看,当前中国足坛并无具备五大联赛水准的球员。此前有关意甲与王钰栋的绯闻,实则是中国营销号编造后被韩国媒体转载加工的“出口转内销”产物。而门兴对王钰栋的所谓认可,也仅是礼貌性的恭维。真正愿意引进中国球员的五大联赛球队,仅有法甲中资俱乐部欧塞尔,且其出发点显然并非技战术需求。

若足协出台的细则对球员留洋有严格的出场时间要求,那么这一政策无疑将成为一张永远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毕竟,以当前中国球员的水平,即便前往五大联赛,也很难在一线队获得出场机会。

此外,政策中提到的“送至五大联赛俱乐部”并未明确界定范围。若包括预备队联赛或西甲俱乐部的B队等低级别联赛,那么其中将存在巨大的运作空间。例如,申花俱乐部体育总监孙晓天曾是狼队董事,他完全有能力从申花梯队挑选几名球员送至狼队,从而为申花争取更多外援名额。



同样,深圳队作为城市集团运营的球队,与西甲赫罗纳、英超曼城同属一个集团,若想输送年轻球员至这些球队的B队或U23梯队,也并非难事。此外,大连英博和梅州的胸前广告赞助商是欧塞尔的母公司,部分中超俱乐部还与欧塞尔的投资方保持联系,欧塞尔是否会因此接盘多名中国球员,也值得关注。

那么,中足联为何会提出这一漏洞百出的政策呢?显然,谁能从中获利,谁就会最有动力去推动这一政策。回顾历史,U23政策的出台背后便离不开经纪人的推波助澜。陈戌源任期内,外援报名名额的增加也与足协秘书长刘奕的经纪人背景密切相关。而陈戌源时期推动的男女足球员“公派留洋”,也涉及经纪人的利益操作。

足协出台的政策往往与利益脱不了干系。一旦这项留洋与外援捆绑的政策落地,最大的受益者显然将是经纪人。毕竟,中国很多做外援生意的经纪人都在欧洲有自己的门道,西班牙、葡萄牙低级别联赛中,不乏由中国经纪人或经纪公司投资、控股的俱乐部。若政策正式上线,无疑将成为经纪人们的狂欢,而中国足坛也将因此滋生出一批能力平平、但打上留洋标签的“过水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