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半年间,孙继海创办的嗨球少年项目因一起学员索赔纠纷,持续占据中国足球舆论焦点。名记王勤伯多次公开质疑该项目运营模式,并直指中国足协在事件中存在严重失职,引发社会对青少年足球培养体系的深度反思。

学员索赔266万:违约金争议引爆舆论
今年5月,嗨球少年学员张卓毅的母亲通过社交媒体发声,指控该机构以高额违约金限制球员自由流动。据其透露,张卓毅在嗨球训练一年后提出离队申请,但机构要求支付18万元违约金才开具自由身证明。面对这一要求,家长向中国足协提交仲裁申请,却未获有效回应。8月,嗨球少年反将张卓毅一家告上法庭,索赔金额高达266万元,导致足协被迫中止仲裁程序。目前,案件已转交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处理。

名记三问足协:谁在摧毁中国足球未来?
知名体育记者王勤伯持续追踪此事件,半年内多次在社交平台发文批评孙继海及中国足协。他指出,嗨球少年作为培训机构,本无权通过高额违约金捆绑球员发展,这种模式严重违背足球行业规范。更令其愤慨的是,足协在事件中不仅未履行监管职责,反而被质疑与机构存在利益勾结。
王勤伯在最新发声中强调:"金元足球泡沫破裂后,中国足球正站在民间力量崛起的转折点。但足协官员与外部机构通过一纸公文(如将培训机构签约年龄下限从12岁改为8岁,签约期限延长至18岁),直接断送了整个青少年足球的未来。这种举世罕见的荒诞现象,竟无人愿意站出来制止,实在令人发指!"

网友力挺:足协改革刻不容缓
王勤伯的持续发声引发网友强烈共鸣。有评论指出:"国内多数足球记者选择沉默,无非是怕得罪利益集团丢了饭碗。"更多人将矛头指向足协:"问题根源不在孙继海,而在纵容这种畸形模式存在的监管机构。"面对支持,王勤伯回应称:"当足球官员与商业机构形成利益共同体,最终买单的必然是中国足球的未来。"
这起争议不仅暴露出青少年足球培养体系的深层矛盾,更引发对足协改革方向的深刻质疑。在民间足球力量蓬勃发展的当下,如何建立透明、公平的监管机制,已成为决定中国足球能否真正崛起的关键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