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乌拉圭传奇前锋路易斯·苏亚雷斯在迈阿密接受了《每日体育报》的深度专访。这位38岁的老将不仅展示了其独特的训练方式与作息习惯,更首次公开谈及儿时艰苦生活对性格的塑造,以及如何将外界批评转化为前进动力。他坦言:“在很多事情上我并不是榜样,但批评从未击垮我。”以下为专访核心内容整理。

在迈阿密国际的训练场上,苏亚雷斯的体能状态令人惊叹。尽管身材并不轻盈,但他通过一套严苛的自我保养流程,将职业生涯延长至同龄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训练前,他会进行针对性热身;训练后,他会在草地上光脚慢跑,随后前往健身房加练,最后才结束一天的训练。“这套流程我独自完成,它让我在38岁时仍能保持竞技状态。”苏亚雷斯表示。
谈及作息改变,他透露:“过去训练后我会直接瘫在沙发上,但现在会通过光脚慢跑、健身等方式保持活跃。这种调整让我从不会感到疲惫,始终处于移动状态,比赛方式也因此改变。”
面对足球专业化的浪潮,苏亚雷斯承认现代营养学、预防性训练等手段让足球运动更完善,但也强调:“我们那个年代没有这些,但或许当时的身体需要另一种代谢方式。如今的老将们能利用这些工具继续提升,这是时代的进步。”
他以自身经历为例:“18岁在乌拉圭民族队首秀时被批评射门不准,去荷兰后被说胖,在利物浦被攻击纪律问题,在巴萨经历低潮……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质疑,但我始终在对抗这些东西。”
苏亚雷斯的“叛逆”并非刻意为之,而是童年生存斗争的延续。他回忆道:“我们六兄妹靠母亲在商场厕所打工的微薄收入生活,9岁时就要拿她的钱养家。我捡过被丢弃的电话卡卖钱,甚至帮人洗车补贴家用。”
这种环境塑造了他“每一分钟都是战斗”的球场哲学:“到了第90分钟我还在拼跑,因为足球是我逃离困境的出路。我讨厌浪费时间,这源于小时候对生存的渴望。”
面对职业生涯的持续批评,苏亚雷斯选择将其转化为力量:“他们总想看到我低头沮丧,但我始终展示力量。批评让我更强,从未击垮我。”他坦言,这种心态或许源于童年经历:“从有记忆起,我就在对抗一切,从未轻松过。”
对于年轻球员,他给出忠告:“现在很多孩子轻易获得机会却不珍惜,但我小时候什么都没有。足球是我唯一的出路,所以我必须拼尽全力。”
【上咪咕独家看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