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中超假球风暴:两大俱乐部覆灭,球员获刑,足坛黑幕终被揭开

时间:2025-11-18 18:20:37 来源:国足风云 作者:国足风云

近日,中国足坛“打黑风暴”迎来关键进展,部分案件判决结果正式公布。两名前中超联赛知名球员白岳峰、陈杰因收取钱财参与踢假球,均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值得注意的是,两人涉及的假球均与河北华夏幸福、武汉卓尔两家俱乐部密切相关,这两家俱乐部也被业内视为中超近十年来最大的“害群之马”。



根据判决书披露,白岳峰在2019年收取河北华夏幸福35万元“好处费”,并在对方授意下消极比赛;而陈杰则在同年两个月内,分别收取华夏幸福和武汉卓尔总计130万元的贿赂,同样通过消极比赛配合操纵赛果。两家俱乐部通过中间人“牵线”,买通对手球员,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假球利益链。



白岳峰与陈杰的假球行为,仅是华夏幸福、武汉卓尔操控比赛的“冰山一角”。这两家俱乐部的共同点在于,均曾聘请李铁担任主教练。在李铁执教期间,华夏幸福与武汉卓尔的冲超历程中涉及大量假球、默契球,这一事实已随“李铁案”的调查落幕得到证实。有业内人士指出,李铁的执教风格与俱乐部高层的利益诉求高度契合,导致两家俱乐部成为中超假球圈子的“核心玩家”。

然而,将责任完全归咎于李铁显然有失偏颇。2019年深圳佳兆业曾出资5000万元,要求武汉卓尔在比赛中“放水”,卓尔俱乐部高层当场答应。但时任主帅李铁拒绝参与假球,结果在中场休息时被俱乐部高层直接施压,要求其“配合”完成比赛。最终,原本领先的卓尔在下半场突然“崩盘”,拱手送出1分。这一案例表明,俱乐部高层的决策才是假球泛滥的根源。



以河北华夏幸福为例,李铁在2016年夏天便已“下课”,但该俱乐部直到2019年仍在操盘假球。这充分说明,两家俱乐部从高层到管理层早已形成“造假基因”,利益交换与暗箱操作成为常态。与其说他们被李铁“带坏”,不如说双方是“各取所需”——俱乐部通过假球获取利益,李铁则借此巩固执教地位,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共生关系。

随着“李铁案”的深入调查,河北华夏幸福与武汉卓尔先后解散,彻底退出中国足坛。两家俱乐部的多名高管及关联人士因卷入案件被调查或判刑,付出了沉重代价。可以预见,这两家俱乐部将长期被钉在中国足球的耻辱柱上,成为警示后来者的典型案例:多行不义必自毙,任何试图破坏足球公平竞技环境的行为,终将受到法律与道德的双重审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