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2025-26赛季CBA新规解读:潜力赛登场,赛制变革引关注

时间:2025-11-18 20:06:23 来源:刺猬篮球 作者:刺猬篮球


【一周刺猬话题】

CBA新赛季赛制革新:传说中的"第五节"以潜力赛形式登场!

距离2025-26赛季CBA联赛开幕不足一月,一项颠覆性改革引发热议——CBA潜力赛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此次改革不仅涉及比赛时长调整,更通过创新赛制为联赛注入新活力。

<

此前已披露新赛季将采用每节10分钟赛制(与国际篮联接轨),这一变动对球员体能分配、战术体系及商业价值产生连锁反应。为此,联赛官方推出"40分钟常规赛+10分钟潜力赛"的组合方案,试图在竞技与商业间寻求平衡。


潜力赛核心规则解析

潜力赛定于常规比赛终场哨响后8分钟开启,采用2x5分钟上下半场制。若常规时间战平,将启用"金球致胜"规则:

双方中圈重新跳球,率先取得2分(含)以上的球队直接获胜,这种三人篮球式的决胜机制极大提升比赛悬念。

参赛人员资格限定

根据联赛文件,潜力赛参赛阵容需满足以下条件:

  • 仅限当场比赛非首发国内球员参赛
  • 各队可增补最多2名非12人名单球员
  • 客队拥有规则启用决定权,主队需被动跟进
  • 外援球员全面禁赛


特殊情况处理机制

当出现以下情形时,可补充国内首发球员:

  • 球员受伤或因TUD犯规被取消资格(个人犯规满5次者除外)
  • 球员停赛无法参赛

此时对方球队可相应调整等量(或更少)国内首发球员参赛,确保竞技公平性。


胜负关系影响体系

潜力赛成绩通过双重路径影响常规赛排名:

两队积分相同情况:

(1)常规赛相互胜负场次→(2)潜力赛积分→(3)相互间得失分率→(4)总得失分率

三队及以上积分相同情况:

(1)常规赛相互间胜场率→(2)潜力赛积分→(3)相互间得失分率→(4)总得失分率


改革争议与现实考量

尽管改革初衷值得肯定,但实施层面存在三大争议点:

  1. 锻炼价值存疑:球员经历近两小时休整后仅参与10分钟高强度对抗,能否达到预期训练效果
  2. 人员配置矛盾:在外援4+8的阵容结构下,非首发球员多为年轻替补,其参赛必要性受质疑
  3. 球队差异显著:青年军与争冠球队对潜力赛的战略价值认知可能截然不同

这项改革究竟会成为培养新星的摇篮,还是沦为鸡肋赛事?时间将给出最终答案。

讨论话题:您认为哪些类型的球队将从潜力赛中获益?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专业见解!

参与方式:留言区理性讨论,优质内容将获专题展示

*往期回顾(点击文字跳转)

WEEK 41:
WEEK 42:
WEEK 43:
WEEK 44:
WEEK 45:
WEEK 46:

关注 / 在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