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篮球运动的人,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评价:“中国篮球看广东,广东篮球看东莞”。2025年,这方篮球热土再次迎来高光时刻——十五运会男篮成年组决赛在东莞篮球中心落幕,广东队以绝对优势战胜浙江队,时隔十二年重夺全运会男篮成年组金牌。这枚金牌不仅为广东篮球在本届全运会竞体项目斩获首金,更标志着广东篮球从职业到业余、从竞技到群体的全面繁荣。

在十五运会群体项目中,广东篮球同样展现统治力:群众比赛五人篮球男子B组、C组冠军,五人篮球女子A组冠军相继收入囊中。截至目前,广东篮球在本届全运会已揽获四金,成为唯一在竞体与群体双赛道均登顶的省份。这种“全链条”竞争力,源于广东篮球深厚的生态积淀。

广东省体育局发布的《2024年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揭示了广东篮球的根基:全省拥有篮球场地11.28万个,场地面积达6944.04万平方米,其中室内篮球馆超过3600个。“村村有篮球场,镇镇有篮球馆”的景象在广东成为现实。这种普及度直接转化为参与热情——新彤盛女篮夺冠引爆全城,篮球城市文化节持续升温,首届广东省青少年篮球冠军赛男子甲组冠军花落东莞,无不印证着篮球已融入广东人的生活基因。

坚实的群众基础托起了广东职业篮球的巅峰。广东宏远作为CBA十一冠王,与深圳新世纪、广州龙狮共同构建起“广东篮球矩阵”,这三支俱乐部的球员构成了广东全运男篮的中坚力量。女篮赛场同样星光熠熠:东莞新彤盛女篮上赛季夺得WCBA总冠军,杨力维、黄思静、杨舒予等国手持续为中国女篮输送核心力量。这种“职业-业余”的双向赋能,让广东篮球始终保持领先身位。

广东省男篮联赛的十一载历程,见证了基层赛事的蜕变。陈国豪、黎伊扬、肖海亮等CBA球员均从这里起步,亚运会赛场也不乏广东业余联赛培养的选手。如今,该联赛已成为国内水平最高的业余赛事之一,为无数草根球员搭建了通往职业的阶梯。这种“金字塔”式培养体系,确保了广东篮球的人才输送永不断档。

篮球热潮在广东各地持续蔓延:东莞篮球联赛自2003年起从未间断,中山沙溪队斩获首届全国“村BA”冠军,河美共赢篮球联赛两年举办2000余场赛事,吸引近千支球队参赛……这种“市市有品牌,县县有联赛”的格局,让篮球成为广东最活跃的群众运动。职业俱乐部的辉煌点燃大众热情,广泛的群众基础又反哺职业篮球,形成完美的良性循环。

当广东男篮在十五运会主场夺冠,这幅篮球画卷再添浓墨重彩。可以预见,无数岭南少年将循着偶像的足迹,在这片热土上书写新的传奇。广东篮球的故事,远未结束……
图文来源:十五运会组委会、南方+、羊城晚报、南方网、莞视频、广东篮球GDBA
编辑:邓佩珊
编审:香雅怡
出品:桥头镇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