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时间11月16日,全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迎来焦点对决,樊振东以4比1战胜林诗栋,不仅成功卫冕男单冠军,更成为继马龙之后第二位达成这一成就的运动员。这场胜利,让“地表最难”的全运会赛场,再次成为樊振东的“舒适区”。
从2013年初登全运舞台斩获银牌,到连续四届闯入男单决赛,樊振东早已在四年前便成为现役选手中获得全运金牌最多的球员。而此次夺冠,更是他职业生涯的又一里程碑。
“把全运会打成舒适区”,这句话如今或许只有樊振东敢说。但背后的付出与坚持,却鲜为人知。

图为比赛现场
与以往三届全运会不同,此次征战的樊振东,过去一年经历了不同的备战节奏。自巴黎奥运会后,他选择退出世界排名,未再身披国家队战袍,仅参加了乒超和德甲的比赛。这一决定,让外界对他的状态充满疑虑。
然而,全运会的赛场上,樊振东用实力回应了所有质疑。从首轮到决赛,他连续战胜周雨、薛飞、孙正、王楚钦、林诗栋,以一场场胜利证明了自己依旧是那个不可战胜的“小胖”。

赛场上的樊振东
面对媒体关于过去一年变化的提问,首轮对手周雨直言:“对我来说没啥变化,一直都很强。”王楚钦则评价道:“樊振东始终保持着世界第一的竞技水准。”而樊振东自己,对于个人变化却鲜有回应,更多是在谈论比赛细节,如“努力适应不同的球台”、“对阵王楚钦时能够相对冷静地去处理每个球”。
事实上,类似的话题也曾抛给过其他全运会老将。刘诗雯谈及职业生涯终点,朱雨玲探索乒乓精神的未来融入,而樊振东的回答,始终聚焦在球台之上。
巴黎奥运周期,高曝光的环境让樊振东承受着巨大的心理消耗。从机场、训练基地被围堵拍照,到社交媒体的网络暴力,再到陌生人非法进入酒店房间的人身安全威胁,这一切都让他倍感疲惫。

樊振东向观众挥手
在接受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采访时,樊振东曾讲述彼时的感受:“我现在能回想起来有很多非正常的输球。比如说2比0领先,在场上突然就失控了,突然不满意了。”
“那种不满意是很莫名的,可能突然有一个球或者相机快门声闯入我的耳朵,我就感觉不想在这待着,想赶紧回到一个我感觉会舒服、安全的环境里,但是发现自己又无法离开,真的是很崩溃很无助。”
于是,公众看到了奥运名单公布后樊振东在社交媒体留下的“LAST DANCE”,以及奥运夺冠后他轻轻说出的那句“未来可能不会是乒乓球了”。这些言论,一度让人误以为樊振东要离开乒乓的世界。
然而,樊振东自己辟谣:只是暂别,不是退役。于是,他的赛场变成了乒超和德甲。

樊振东接球瞬间
某种程度上,退出世界排名、远赴德甲反而让樊振东有了更多个人的空间。参加WTT赛事时,每一场输赢都仿佛有别样的意味;而利用个人时间抽空观看偶像泰勒·斯威夫特的演唱会,也会引起轩然大波。然而,远离国际赛场的聚光灯后,有关樊振东的新闻仿佛一下“软”了下来:他参加了波尔的退役仪式,现场观战阿森纳对阵曼城,还悄悄成为了美国乒乓球大联盟的战略合伙人。
当然,比赛还在打,赢球依然重要,但输球似乎并非不能接受。于是本届全运会的樊振东,提到目标时最先说出口的是:“希望自己能打得更释放,更轻盈。”

全运会赛场的樊振东
竞技体育的赛场,许多名将会在奥运结束的第一年给自己放个假。比如巴黎奥运会结束后,张雨霏有近半年没有主动下过一次水,陈雨菲也在社交媒体上表示,“需要很久很久的休息,去修复破烂不堪的身体和早已不那么坚定的灵魂。”
只是相比游泳、羽毛球这些运动,国乒所处的舆论环境,很难接受这种起伏。樊振东如此,王楚钦亦然。
“人不一定非往高处走,也可以向四处走。”复出一年世界排名便回到女单前十的朱雨玲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这是她的经历,又何尝不是过去一年樊振东的写照。
至于什么时候回归国际赛场,在洛杉矶奥运周期尚未真正开始备战的当下,或许并不需要太过急切地听到樊振东的答案。
至少全运会的这枚金牌让外界知道,即便一年时间没有出现在国际赛场,樊振东依然是那个樊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