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2月22日,越南总理范明政赴老街省实地考察,公开宣布将建设老街-河内-海防铁路,全线采用中国1435毫米标准轨,与云南河口站实现无缝对接。这一决策被越南媒体称为“百年梦想”,标志着中越跨境铁路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根据规划,该项目全长427公里,采用双线电气化设计,设计时速160公里,总投资约116亿美元,计划于2025年底开工,2030年正式通车。建成后,越南北部水果、电子元件等商品可当日直达昆明,物流成本预计降低40%,海防港运力也将翻倍。
铁路合作刚落地,政策风向骤变
项目宣布当日,越南股市铁路板块集体涨停,地方官员纷纷表态支持,中国驻越使馆人员亦在场见证,气氛融洽。然而,仅48小时后的12月24日,越南工贸部官网发布第3453号决定,对中国风电塔及相关部件征收97%反倾销税,为期五年,仅江苏振江一家企业获零倾销认定。
97%税率创全球反倾销案新高,越南风电产业遭重创
此次反倾销调查历时15个月,卷宗达800余页,最终全盘采纳本土企业CS Wind的申请。越南计划2030年安装6吉瓦海上风电,但加税后,中国风塔基本被排除在外,越南不得不高价从韩国、欧洲进口设备。据测算,越南海上风电项目设备价格平均上涨28%,多个项目延期半年至八个月,额外融资成本达数亿美元。
2025年,越南风电上网电价上涨12%,工业用电成本随之攀升,企业抱怨声不断。中国风塔对越出口自2025年1月起归零,越南本土风塔厂虽短期获利,但长期来看,电力成本上升将削弱其国际竞争力。
铁路合作加速推进,关税争议成“禁忌话题”
尽管关税争议不断,铁路项目仍按计划推进。2025年2月,越南国会批准投资决议;4月,中越签署政府间协议,中国企业拿下超六成设计施工标段;9月,施工图获全面批准,首批中国工程队携盾构机进场。越南领导人2025年两次访华,均重点提及铁路合作,但对关税问题避而不谈。
越南“平衡术”背后的战略焦虑
越南的“左右摇摆”并非首次。经济上,越南依赖中国铁路、贷款和技术;政治上,则试图平衡中美关系,避免过度依赖中国引发美国不满。2024年底,美国航母在南海活动期间,越南外交部公开欢迎美舰停靠金兰湾,加征关税被视为向美国递“投名状”。
然而,这种短视行为已付出代价。2025年,越南多个海上风电场因缺塔停工,开发商被迫高价采购韩国设备,工期一再拖延。相比之下,铁路项目进展顺利,但中国企业已对越南的营商环境产生疑虑——朝令夕改的伙伴,可信度几何?
中国应对:多元化布局削弱越南筹码
面对越南的反复,中国企业并非没有对策。柬埔寨新运河、老挝中老铁路等替代方案,均可分流原本经越南的货运。若越南继续设置贸易壁垒,中国完全可将货物转运至其他东南亚国家,越南港口将因此损失重要客源。
2025年11月,越南电力集团公开承认,因设备涨价,风电成本比预算高出30%,电价上涨已削弱其吸引外资的优势。与此同时,中国风电塔全球竞争力持续增强,越南本土产能根本无法满足需求,最终只能为短视政策买单。
结语:稳定营商环境才是发展之道
越南试图在中美之间玩“平衡术”,但政策反复暴露了其战略短视。铁路工地热火朝天,风电项目却因高价塔筒停滞不前,这种“两面派”做法,终将损害自身利益。若想真正吸引外资、升级加工贸易,越南需先稳定营商环境,而非继续“两天翻脸”的把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