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高市早苗涉台言论引发连锁反应:日本旅游经济或损失5000亿

时间:2025-11-19 06:38:11 来源:大猫财经Pro 作者:大猫财经Pro



*此图由AI生成

作者| 史大郎&猫哥

来源| 是史大郎&大猫财经Pro

近日,日本旅游消费股集体暴跌引发市场关注。做寿司的Food&Life公司股价下跌14%,三越伊势丹百货跌幅达11%,化妆品巨头资生堂下滑9%。更令人震惊的是,日本机场大厦、日本航空、全日空、萨莉亚餐饮、日产汽车、亚瑟士、迅销、索尼等知名企业股价均出现明显下跌,日经225指数开盘不久即跌破50000点大关。



这场风暴的导火索,正是日本自民党干事长高市早苗近期发表的涉台错误言论。该言论在中日两国引发强烈反应,中国外交部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表达严正立场,日本外务省也迅速派员赴华解释。这场外交风波的背后,是日本经济即将付出的沉重代价。

中国随即展开反制措施:外交部与文旅部联合发布旅游安全提醒,建议中国游客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教育部同步发布留学预警,提醒谨慎规划赴日留学。这些措施立即引发连锁反应,航空公司开始大幅削减赴日航班,各大航司推出免费退改政策,旅行团纷纷下架日本线路,留学中介机构也开始劝退日本留学项目。



市场反应之迅速超出预期。原定举办的各类中日交流论坛被迫延期,多场友好活动取消,日本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预计将受到明显影响。日媒惊叹中国反应强度"超出预期",而美国媒体则评论称"虽显夸张但完全在预料之中"。这种反差折射出日本政界对形势的严重误判。

中日经贸关系近年呈现微妙平衡。2024年双边贸易总额达3083亿美元,日本实现42.4亿美元顺差,但其经济结构存在明显短板:主要依赖投资收益拉动顺差,通过旅游业缩小逆差。数据显示,2024年日本旅游收入达8.14万亿日元,其中中国游客贡献1.73万亿日元(约810亿人民币),人均消费28万日元(约1.3万人民币),购买力冠绝全球。

中国游客的消费模式具有鲜明特征:自由行占比高,高净值人群集中。东京银座、大阪心斋桥等商业区常年被中国游客占据,便利店、药妆店、免税店和奢侈品店成为主要消费场所。代购群体的活跃更放大了这种消费效应,得益于汇率优势和移动支付普及,日本商品在中国消费者中极具吸引力。

教育领域同样贡献巨大。目前在日中国留学生达12.35万人,占总留学生数的21%。这个群体不仅支付高额学费,其日常消费也构成重要经济支撑。更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前9个月中国赴日游客已达748.7万人次,同比增长42.7%,相当于每4个国际游客中就有1名中国人。

日本政府为吸引中国游客曾推出多项便利政策,包括放宽签证条件甚至开放十年签证。但政策红利背后,民间情绪却在悄然变化。部分日本人抱怨中国游客"挤占生活空间",这种情绪被政客利用,演变为系统性排外政策。外交部提及的"安全环境恶化"并非虚言:今年7月,两名中国男子在日遭4名日本人用钢管袭击,此类随机暴力事件频发。



经济代价正在显现。参照2010年中日撞船事件后的数据,当时中国发布类似提醒导致2011年游客减少26%。考虑到高市言论的严重性,此次影响可能更大。初步估算,日本旅游收入损失或达5200亿日元(约240亿人民币),相当于一个季度的旅游收入化为泡影。这对刚公布三季度GDP年率下降1.8%、时隔五个季度再次负增长的日本经济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高市早苗此刻正面临外交与经济的双重考验。自民党政要透露其正在反省言论,但日媒评估"事态平息难度极大"。这场由政客短视引发的风波,最终买单的却是日本普通民众和整个经济体系。当政治操弄突破红线,所谓的"经济理性"终将沦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