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为何“消失”?真相揭秘与现状解析

时间:2025-11-20 03:09:06 来源:阿斚田侃故事 作者:阿斚田侃故事



他是中国最知名的海军少将之一,在央视节目中以幽默风趣的解说风格赢得无数观众喜爱,甚至被网友亲切称为“战略忽悠局局长”。然而,近年来这位曾经的“军事名嘴”却逐渐淡出公众视野,引发网友广泛猜测:张召忠究竟去了哪里?

2020年左右,张召忠突然减少电视曝光,引发“消失”传闻。

从荧屏常客到低调隐退,这位曾用独特方式普及军事知识的退役少将,其动向牵动着无数军迷的心。

要理解张召忠的“消失”,需从其传奇人生轨迹说起。



1952年出生于河北沧州农村的张召忠,1970年中专毕业后加入海军导弹部队,成为技术兵。十年间与岸舰导弹打交道的经历,为其日后解读军事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1974年,凭借语言天赋被选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学习阿拉伯语,后自学英语和日语。多语言能力使他能够直接获取国际军事资讯,形成独特视角。

1992年成为其职业生涯转折点,开始参与央视《军事天地》节目制作,随后在《防务新观察》等热门节目中频繁亮相。

他擅长将复杂军事知识通俗化,幽默解说风格迅速圈粉,成为军事节目“顶流”。



真正让他火遍全国的,是那些“神预测”与幽默解说。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他预测美军将遭遇激烈巷战,结果萨达姆政权迅速垮台。这波“反向预测”让他意外获得“战略忽悠局局长”称号。

2011年,他称中国不会造五代机,随后歼-20横空出世,再次成为网友调侃对象。这些“失误”背后,实则暗含信息战策略——通过夸张言辞模糊我国真实军事能力,削弱“中国威胁论”影响。



当然,他也有“神预测”时刻。曾开玩笑称黄海海带尼龙绳能缠住潜艇螺旋桨,2015年美军潜艇被渔网缠住的照片证实了这一观点。更有人受此启发研发出防御装置并获得国家专利。

2015年7月退休后,张召忠并未选择安逸生活,而是投身新媒体浪潮。



在B站等年轻化平台,他彻底放下少将“架子”,以开放心态拥抱网络文化。面对网友制作的鬼畜视频,他不仅不介意,反而主动互动,成为年轻人眼中的“站宠”。2016年B站直播首秀吸引76万网友同时在线,直接挤崩服务器,创造退役军人网络热度纪录。

他坦言,直播、玩梗都是手段,真正目的是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传递正能量,提醒他们常怀家国之心。这种真诚与担当,使他成为跨越代际的“正能量偶像”。



2020年左右,张召忠逐渐减少公开活动,引发各种猜测。有人担心其健康状况,有人猜测是否触犯规定,甚至出现“被封杀”等谣言。

其实,“局座”的“消失”有多重原因。



一方面,2020年国际形势复杂:美国大选、中美关系紧张、台海南海局势敏感。作为军事评论员,此时发言需格外谨慎,避免引发误会。同期杜文龙、李莉等军事评论员也减少公开露面,属于特殊时期的稳妥选择。

另一方面,年龄因素不可忽视。2020年张召忠已68岁,到2025年73岁高龄,精力和体力大不如前。长期高强度工作后,减少公开活动也是为了休养身体。

有网友曾在北京地铁站偶遇他独自乘坐地铁,穿着朴素如普通老人,印证了其主动低调的生活态度。



此外,军队相关规定也是重要因素。作为退役少将,其公众影响力巨大,退休后参加社会活动需严格报备,避免参与商业活动或不当公开演讲,以维护军队形象。

综合来看,“局座”的“消失”是时代环境、个人身体和规定约束共同作用的结果,属于合情合理的选择。



虽然不再频繁活跃于荧屏,但张召忠并未完全退出军事评论领域。2024-2025年,他通过图文和短视频持续分享观点,分析中美军事实力对比、六代机发展趋势等话题。

他强调,中国军事科技进步显著,硬实力不断提升,展现出对国家发展的信心。

<



2025年9月,张召忠以“平谷区‘近光讲堂’荣誉讲师”身份回归公众视野。在北京平谷区的讲座上,他以“铭记抗战历史认清世界战略格局”为主题,虽满头白发但讲解风格依旧严谨风趣,展现出专业素养与亲和力。



如今,其账号从“局座召忠”改为“战忽局”,他逐渐退居幕后担任顾问,日常运营由团队负责,亲自出镜次数减少。但偶尔在讲座或采访中露面时,仍精神矍铄,言谈充满感染力。



当年那些被调侃的“预测失准”,如今已成为军迷们的怀旧趣谈。有网友笑称:“没有局座‘误导’,军迷都快变成军盲了!”从调侃到爱称,“局座”二字承载着一代人的军事记忆。

更有网友打趣:“现在咱们的装备太先进,局座想忽悠都忽悠不动了!”这话虽是玩笑,却藏着自豪感——当中国军工实力足够强大,不再需要“战略忽悠”时,才是真正的硬气标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