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多地政策助力冰雪经济:冷资源如何变身热产业?

时间:2025-11-21 12:24:21 来源:时间财经 作者:时间财经


随着冬季旅游旺季来临,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多地接连出台政策举措,通过发放消费券、举办冰雪赛事、打造文旅新场景等方式,推动冰雪经济从“季节性消费”向“全产业链发展”转型。这场由政策驱动的冰雪消费热潮,正在为冬季市场注入新动能。

亿元消费券撬动冰雪全场景消费

吉林省率先打出政策组合拳。11月12日,该省文旅厅在2025—2026新雪季发布会上宣布,将投入1亿元冰雪消费券,通过“青少年上冰雪”“引客入吉”“冰雪直通车”等八大专项行动,精准覆盖滑雪、景区、演唱会、交通等消费场景。吉林省文旅厅厅长孙光芝透露,消费券将与线上满减活动联动,形成“政府补贴+平台让利”的叠加效应。

这种“真金白银”的扶持模式正成为地方推动冰雪消费的标配。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全国已有15个省份推出冰雪消费补贴政策,累计发放消费券超5亿元。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分析称:“冰雪消费契合全民健身与季节性旅游趋势,既是激活冬季市场的关键抓手,也是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路径。”

政策红利释放冰雪经济全链条潜力

冰雪消费的升温正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从冰雪装备制造到场馆运营,从赛事培训到文旅融合,这条覆盖文化、旅游、运动、竞技、教育等领域的产业链,正在形成“冰雪+”的多元生态。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指出:“地方通过供给优化、环境提升、标准完善等维度发力,既能释放消费需求,也能为产业链发展创造新机遇。”

政策层面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2024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促进和扩大冰雪消费”;2025年3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冰雪消费列为重点领域;同年9月,《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强调“实施全国冰雪消费惠民措施”。三级政策体系构建起冰雪经济发展的制度框架。

地方创新实践催生消费新场景

在政策引导下,各地探索出差异化发展路径:黑龙江省推出“冰雪旅游精品线路”,将滑雪场与温泉、民俗村等资源整合;辽宁省举办国际冰雪节,通过赛事经济带动周边消费;北京市则聚焦“冰雪进校园”,计划三年内培养10万名青少年滑雪爱好者。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消费供给,更推动冰雪经济从单一季节性消费向全年常态化运营转变。

数据印证了政策成效。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2024—2025冰雪季,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2.92亿,参与率20.61%,较上季增长2744万人;带动消费规模超1875亿元,同比增长25%。冰雪经济正从“冷资源”加速蜕变为“热产业”。

供需两端协同发力破解升级难题

面对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如何推动冰雪消费向更高质量发展?专家建议从供需两端同步发力。付一夫认为,产业端需加强装备创新,研发轻量化、高安全性产品,加快高端竞技装备国产化;同时推动数字化转型,利用物联网、AI技术提升雪场运营效率。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则强调消费端优化:“通过定向消费券、学生优惠、家庭套票等降低参与门槛,借助短视频、直播扩大文化传播,推动冰雪消费从‘尝鲜体验’向‘高频消费’升级。”

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和消费场景不断创新,冰雪经济正迎来黄金发展期。这场由“冷资源”引发的产业变革,不仅为冬季旅游市场注入新活力,更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赛道。

(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