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前中国国家队主帅伊万在接受克罗地亚媒体Index的专访时,深入剖析了自己在中国、伊朗等地的执教经历,并分享了对莫德里奇等球星的独特印象。本文为专访的第二部分,聚焦伊万对中国足球的深刻见解。

离开伊朗后,曾有机会执教克罗地亚国家队
伊万透露,在离开伊朗后,他曾是克罗地亚国家队主教练的候选人之一,与比利奇一同竞争。然而,他并未积极争取这一职位,最终比利奇被选中,而伊万则选择重返俱乐部执教。
执教萨格勒布迪纳摩,取得辉煌成就
2006年,伊万接替已故的约瑟普-库泽,成为萨格勒布迪纳摩队的主教练。在他的带领下,球队以3比0战胜哈伊杜克,领先20分夺得联赛冠军,并在杯赛中同样取得胜利,执教期间保持不败。这一辉煌成就中,莫德里奇等年轻球员的成长功不可没。
历史性28连胜,遗憾错失纪录
在萨格勒布迪纳摩期间,伊万率领球队取得了28连胜的佳绩,仅以一场之差未能追平本菲卡的29连胜纪录。他回忆道,球队在瓦拉日丁的失利让他们错失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莫德里奇:20岁时的领导者
伊万对莫德里奇的评价极高,认为他最大的优势在于清楚自己的不足,并不断努力提升。即使在20岁时,莫德里奇也展现出领导者的气质,对队友严格要求,同时以身作则,积极训练。他与乔尔卢卡等人组成了一个极具正能量的团队,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团队氛围中都占据主导地位。
突然离开萨格勒布迪纳摩的原因
在萨格勒布迪纳摩的第二个赛季进行到一半时,伊万突然宣布辞职。他解释道,在一场无关紧要的热身赛失利后,俱乐部高层兹德拉夫科-马米奇冲进更衣室对球员进行残酷辱骂,这让他无法接受,最终选择辞职。
执教山东鲁能,指出中国足球问题
随后,伊万前往中国,执教山东鲁能队,并在第一个赛季就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功。然而,他也发现了中国足球运动员存在的两个问题:缺乏激情和情感,以及害怕犯错。这种恐惧心理扼杀了球员的创造力,导致比赛中缺乏魅力和幽默感,也没有特立独行的球员。此外,他还指出中国青训体系的问题,认为幅员辽阔的中国难以选拔出优秀的年轻球员。
对亚洲的热爱与印象
在亚洲生活了近20年后,伊万对这片大陆充满了热爱。他称赞中国的科技发展领先欧洲一个世纪,无人驾驶出租车、数字化支付等便利设施让他印象深刻。同时,他也对阿曼的美丽风光和开放包容的政府体制赞不绝口。
执教过的最佳11人阵容
在专访的最后,伊万列出了自己执教过的最佳11人阵容。他选择了拉迪奇作为门将,斯尔纳和罗伯特-雅尔尼担任边后卫,中场则由比利奇、乔尔卢卡、莫德里奇、博班、普罗辛内茨基和阿里-卡里米组成。锋线上,苏克和爱德华多搭档。他还透露,自己使用的是菱形4-4-2阵型,并列出了一众替补球员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