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主帅报名已于9月20日正式截止,但此次选帅工作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众多知名教练纷纷报名,但选帅进程依然困难重重。原本,足协倾向于选择欧洲教练,然而,中国男篮在亚洲杯上的惊艳表现,却为这一选帅方向带来了新的变数。
在郭士强的带领下,中国男篮二队在亚洲杯上大放异彩,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夺得亚军。这支缺少多名主力的队伍,在小组赛中三战全胜,八强赛中痛击韩国,四强赛中拿下新西兰,决赛中更是仅以1分之差惜败澳大利亚,创造了中国男篮近10年来的最佳战绩。郭士强的成功,让足协开始重新审视本土教练的潜力,邵佳一、郑智等名字再次被提及,本土教练似乎迎来了新的曙光。
长期以来,本土教练在中国足坛并不太受待见,尤其是前国足主帅李铁的案件,更是让本土教练的形象受到了影响。然而,从执教成绩来看,本土教练并不比洋帅差多少。李铁在执教期间,也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但问题在于,本土教练在执教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干扰,难以像郭士强那样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组建球队。足协以往总喜欢安排中方教练组,这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干预了主帅的工作。
对于国足来说,技战术并不是最大的问题,因为本土教练通常会配备不错的外籍助理教练来辅佐。真正的症结在于执教环境和自主权。如今,迹象表明足协正在调整思路。最明显的信号是陈涛离开国足助教位置,加盟深圳队。这一人事变动看似普通,实则意味着足协不再强制安排中方教练,开始给主帅真正的选人自主权。在久尔杰维奇代理带队打东亚杯时,足协就允许他自带教练团队,弃用了郑智和陈涛等原有中方教练。这种放权趋势,与前不久U16国少队的中外教练冲突事件直接相关,足协似乎从中吸取了教训。
如果足协真的选择本土教练,那么有几个人选的可能性较大。郑智球员时代资历深厚,更衣室管理能力强,对球员心理和技术短板有深入了解。然而,他的独立执教经验有限,战术理念可能跟不上现代足球的节奏。邵佳一则有留洋背景,带来国际视野,强调无球跑动和空间感知,正好针对国足阵型僵化的问题。但同样,他的一线执教经验不足,应对大赛压力的能力还有待验证。